作者:枫蓝

1747年,一位叫汉努威的英国商人到广州,发现中国人随身携带油纸伞,很是方便,回国时便买了一把。

他撑着油纸伞走在多雨的伦敦,按当时英国的宗教传统:下雨是上帝的旨意,用伞遮住雨就大逆不道。汉努威受到了诅咒和迎面飞来的鸡蛋。但是,信仰在实用面前总会虚弱的,雨伞在一片反对声中撑起一方晴空。

到18世纪末,伞在美国街头出现,引起一片混乱。人们大呼小叫,认为这个既能伸开又能缩小的怪物,简直能把人吓得半死。顽皮的小孩子跟在后边,不停地朝打伞的人扔石头……

几十年之后,罗马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伞洗刷不白之冤,从此,上帝再也不用担心徒子徒孙淋雨感冒啦!

其实中国的油纸伞也是造纸业比较发达的唐朝才开始使用,真不知道多雨的江南在唐宋时期开始更加繁荣,是否可以给油纸伞记一功?不提别的单说爱情,《白蛇传》的西湖借伞,不就雏形与唐,发展在宋吗?说起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雨”可是要读降调啊,不然淋个落汤鸡哪里有功夫追忆往事?

上海人把雨伞称为洋伞,可见我们现在用的伞是传入欧洲后经过改进的。是的,直到1874年英国的金属拉丝工霍克斯才取得弧形钢质伞骨的专利权,雨伞才有了如今收缩自如的金属骨架。1930年柏林人豪普特发明了伸缩伞。

可能有人会觉着这不挺早嘛,然而和其他限制人自由的天然因素比却相去甚远,远古人类有了火,煮熟了食物、点燃了夜空,有了洞穴,可以遮风挡雨,可以阻挡野兽。然而,大多数人用上雨伞,却是现代文明之后的事情了。君不见,脍炙人口的扇子诗不少,而古代的文艺小清新在雨天却只能写湿漉漉的斗笠?

然而,我们没念过洋伞。大概在黑布伞之前,中部农村从没有土伞传播过的痕迹。我小时候,雨伞还很稀缺,每家大概平均一把,给最需要出门的人用。上学的孩子多是把化肥袋子折一个角顶在头上避雨,黑布伞似乎算是家里很宝贝的东西了。老年人更是没打伞的习惯,顶个草帽该干嘛干嘛,而且,在黑布伞之前,我没见家里有过其他雨具的残留。

人类生活在湿润区的比例是多少?湿润区一年有多少雨天?雨天有多少人需要出门劳动?这样一看,大众雨具发明出来一百多年不算早吧?

当然,人类一生下来,上帝把一切安排妥当的话,还有什么劲?我只是突然想到自己父亲曾是个雨中奔跑的少年,有些伤感了。

最后,初中的时候,莫名其妙收到过一封信,是隔壁镇一个孩子写的,附着他写的一些诗句,虽然这孩子我至今也没见过,但他的句子却记住了几个:

今天是雨天/像离开的那一天/想起画在我手上的线/是那样缠绵/犹如一张含蓄的笑脸/而我忽略了这一点/这也许是一切的由缘

没有雨伞,得少许多这样的浪漫从容啊……
有哪些看上去早就存在的事物实际发明时间很晚?-少年中国评论

转载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943259/answer/104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