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一人户占总户数的14.92%,而在2004年,这个比例是7.8%。独居人口中,除却空巢老人和一部分离异、丧偶人士外,“空巢青年”的数量越来越多。
“空巢青年”最好的伙伴是手机。视觉中国 资料
被贴上“空巢青年”标签的人群,形象多是这样的:单身,独自租住一个单间或一居室,有一份普通工作,学历在大学以上,最好的伙伴是手机。
“城市机会多,我想试试看”
“水果一次只买三四个,怕吃不了。”“家里没人只好将快递寄到单位。”不少“空巢青年”向《工人日报》记者形容他们的生活状态,离开家乡来城市打拼,住着一间房隔成几间的单间,跟朋友的交流,多是在屏幕上,手机成了最好的伙伴,
今年24岁的张清平老家在重庆奉节县农村,大学毕业,在渝北区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会计,还有一个妹妹刚上大学。为了上班近一点,在公司旁租了单间,每天挤公交或轻轨。“以前住大渡口,早上8点半前打卡,6点多就要起床。”张清平租的房子是由套房改造的单间,只能放下一张小床和一个电脑桌,厨房厕所是6人共用,因此没自己做过饭,都是叫外卖。每天张清平与朋友家人的沟通,主要就依靠手机。
陈翔前不久换了工作,月薪有2000元,兴奋不已,“之前的工作经验给了我机会,这下压力小了很多”。每月发工资陈翔都得往家打钱。“父亲卧病在床,弟弟上大学需要生活费,我是家里的壮劳力。”2015年大学毕业陈翔就漂到了北京独居至今。“北京机会多,挣钱多,我想来试试看。”
“空巢青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空巢青年’现象是社会发展趋势导致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李春玲认为,当社会流动越来越频繁,大量年轻人离开父母独自在大城市奋斗,在某种程度上说,“空巢青年”现象是客观存在且不可避免的。
22岁的甘肃女孩杨婷大学毕业还不到一年,刚进入一家房地产销售公司。“父母送我读完大学很不容易了,不想毕业后还向家里要钱。” 杨婷大学是在重庆读的,重庆的机会也比甘肃多。
从武汉来北京的李展博也有同感,尽管刚来这里时颇为落寞,住的是700元一个月的出租屋,只能容下一张床,但却感到满是新鲜,能够学到更多东西,“我在哪,家就在哪。现在交通这么发达,去哪都很方便,没必要束缚在一个地方。”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员张星水表示,“受过教育的年轻人一般都有工作,能独立养活自己,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活不依附于家庭和配偶,经济上的独立是‘空巢青年’存在的一个原因。”
“‘空巢青年’是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必然产物。”重庆社科研究专家陈平认为,对于“空巢青年”不必过于悲观,这群从乡村以及小城市来的青年们给大都市注入鲜活的血液,不断推动着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不能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就想办法适应,适其所适,就是幸福。”已经在重庆独自奋斗了四五年的李立彬说。如何通过努力改变状态,大都市能否接纳他们的努力,是许多“空巢青年”在思考的问题。“至少我们不啃老。”
如何让“巢空”心不空
有调查显示,缺乏感情寄托和居住条件差被 “空巢青年” 认为是他们面临的两大困境。对此,西南政法大学中睿新媒体研究中心副教授蔡斐认为,“空巢青年”真正的困难并不在于生活,而是面对纷繁芜杂的事件如何有条不紊、有的放矢,实现自我价值。
“年青人应该敞开心胸,多接受新鲜事物。”蔡斐说,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和工作压力,对年青人来说的确是非常重的负担。但工作不是生命的全部,这就需要通过心态和生活的调节来放松。他建议“空巢青年”多从事健身、户外、读书等活动,特别是一些小型的聚会,既拓展社交范围,又能放松自己。李展博的书架上摆满了专业的书籍,参加了某高校在职研究生培训班的他,正在全力充电。“大城市其实有更多拓展社交范围的机会。”
“‘空巢’只能是一种居住状态,不能成为青年的心态,‘巢空’不可怕,‘心空’就要注意了。”陈平坦言, 随着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以及青年奋斗上升,“空巢青年”现象最终会被化解。(原标题《“空巢青年”越来越多:最好的伙伴是手机》)
本文转自: 一人户占比达14.92%,“空巢青年”称最好的伙伴是手机_绿政公署_澎湃新闻-The Paper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77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