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间 “科学家” 看科普的局限性》

http://www.changhai.org/articles/science/misc/limit_pop_sci.php

 

- 卢昌海 -

 

半年多前, 我在网上偶然发现了一个名为 “超弦学友论坛” 的网站。

 

那是一个以讨论超弦理论及相关话题为主的中文学术论坛, 设有一个主论坛和一个灌水区, 后者是留给与学术无关的话题的。 常言道: “林子大了, 什么鸟都有”, 建一个灌水区可以让不做学术的鸟儿也有个试嗓子的地方。 与其它论坛相比, “超弦学友论坛” 的最大特点, 是有几位中科院及中国科技大学的教授主持, 因此秩序相对好些。 我初次光顾该论坛的时候, 主论坛上有教授和同学们的许多讨论, 就象一个网络课堂。 但不久前旧地重游, 却发现 “林子” 里的光景已经大变, 主论坛上有大批民间 “科学家” 往来穿梭, 在灌水区却发现了一位原先很活跃的教授的踪迹。 教授在那里发了一个短短的跟贴, 所跟的是他本人被别人转过来的一篇文章。 教授在跟贴中写道:

 

谢谢转贴, 但我希望尽量不要将我的东西转贴到隔壁, 因为隔壁演变成了一个民间 “科学” 论坛。

 

这一跟贴对论坛无疑是一个警讯, 不久之后论坛的管理员出来删除了一些贴子。

 

“超弦学友论坛” 所遭遇的这种情况在网上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互联网的发展给原本需要自费印刷资料、 自费前往学校或科研院所推销 “理论” 的民间 “科学家” 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使他们亮相的成本大幅降低, “出镜率” 也因此大幅提高。 大众对民间 “科学家” 的态度遂成为近年来较有争议的一个话题。

 

民间 “科学家” 这一概念并没有一个很严格的定义, 因为这是一个具有相当复杂性的群体。 往上了看, 一部分科学家在其童年或少年时期的思维形式与某些民间 “科学家” 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往下了看, 许多伪科学或反科学人士的思维形式与民间 “科学家” 同样有一定的相似性。 粗略地讲, 民间 “科学家” 主要有这样两条特征:

 

民间 “科学家” 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学训练。

 

这一条几乎是定义性的。 多数民间 “科学家” 自己也坦承这一条, 就象在过去某个年代里, 大家并不避讳自己的赤贫家境一样。 这里所说的系统的科学训练并不单单指的是科班出生, 完全也可以是达到同等层次的高水平的自学。 此外, 这里所说的系统的科学训练是以真正学到手为判据的, 而不是仅仅混到一个文凭。

 

民间 “科学家” 无意接受系统的科学训练。

 

这一条往往被人忽略, 不过我觉得这一条其实很关键。 因为即使是最优秀的科学家, 也并非是生来就接受过系统的科学训练的, 因此 “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学训练” 并不是区分民间 “科学家” 与科学家的最本质特征。 许多民间 “科学家” 也常常用科学家在童年或少年时期的故事来为自己辩护。 但被民间 “科学家” 们有意无意地予以忽略的是, 他们的思维形式与真正的科学家在童年或少年时期的思维形式虽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这种相似性却永远地凝固在了那样一个年龄段上, 仿佛自幼年起就停止了发育。 民间 “科学家” 们虽然对科学充满了雄心壮志, 试图 “研究” 科学界最艰深、 最宏大的课题, 试图 “推翻” 科学界最有实验基础的理论, 但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行为却只是在一个极低的水平上循环往复。 他们可以花几十年的时间来做 “研究”, 却无意拿出几年的时间来系统地学习科学。 科学界的文献是开放的, 但由于他们无意接受系统的科学训练, 从而在实质上放弃了阅读和理解科学文献的能力。 因此他们的 “理论” 无论用什么时髦的科学术语来包装, 用科学界的标准来衡量, 都只是停留在一种十分原始的、 伽利略之前的思维水准上。

这两条特征当然既不是完备的, 也不是毫无例外的, 想要在这样一个模糊的领域中建立一个绝对清晰的定义是一种徒劳。 但这两条概括了绝大多数民间 “科学家” 的基本特征。

 

远离了系统的科学训练, 远离了科学文献, 民间 “科学家” 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科普读物。 因此大量民间 “科学家” 的出现也使我们看到了科普在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一个薄弱环节: 那就是科普对于现代科学的通俗化处理具有一定程度的误导性。

 

这么说让我自己觉得很不安, 因为我非常敬重科普, 希望这样的说法不会被理解为轻视或贬低科普。 我想要通过本文表达的观点是, 科普是好东西, 但她所面向的读者群体决定了她有无可避免的局限性, 她不能作为科学研究的完整背景。 一个试图研究科学的人所需获取的基础知识绝不能止步于科普的层次。 科普的作用是让没有机会研究科学的人了解科学; 让有机会研究科学的人喜欢科学, 给他们一个 “第一推动力”, 让他们超越科普、 接受系统的科学训练, 继而投身于真正的科学研究。 科普不应该起的作用是让有志于研究科学的人以为那就是科学, 以为读过科普就算懂得了科学。 遗憾的是, 科普对民间 “科学家” 所起的恰恰是它不应该起的作用。

 

科普在本质上是面向非专业读者的, 因此对许多科学概念和理论——尤其是高度抽象的现代科学概念和理论——不得不做极大的简化。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简化就是抽去了科学的数学框架, 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文字化的描述以及与日常经验的类比。 与这种对科学概念和理论的简化相平行的, 是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简化。 科学发现往往被简化成几个概念在科学家脑海里 “灵机一动” 式的组合。 仿佛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真的就是被苹果砸了脑袋后 “灵机一动” 就想到了; 仿佛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真的就是从几个象 “升降梯实验” 那样的理想实验中 “灵机一动” 就得到了。 现代科学的研究既有灵感的显现, 又有大量扎实而复杂的数学演算及实验, 两者相辅而成。 但在科普读物中前者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远远深于后者, 因为前者大体上是概念之旅, 既新奇浪漫又富有戏剧性, 而后者相形之下不仅显得枯燥乏味, 而且往往不是文字叙述所能够完全涵盖的。 科普读物的这些局限性都极其明显地体现在民间 “科学家” 们的 “理论” 以及他们的 “研究” 方法上。

 

什么时候的科学是基本上没有数学结构的呢? 那是古代的科学, 比如我国古代的五行学说, 古希腊的元素学说, 等等。 在那些学说诞生的年代里, 概念和术语的简单组合、 纯粹的思辩就可以成为科学 (自然哲学)。 但是自伽利略之后, 科学逐渐脱离纯粹的思辩而进入了以实验和数学体系为主导的时代, 现代科学因此而获得了令人赞叹的严密性和精确性。 现代科学的这些特点在许多科普读物中都得到了强调, 有时甚至是反复的强调。 许多科普读物的作者本身就是第一流的科学家, 他们深知科学的真谛, 他们的科普作品中绝没有忽略现代科学的任何一个重要特征 (因此我们讨论的是科普的 “局限性” 而非 “缺陷”)。 但现实的情况却是, 同样的一部作品对读者所起的作用是和读者本身的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 接受过系统科学训练的读者 (包括有学术基础的科普作者本人) 会自然而然地将科普中的文字叙述与自己在科学训练或研究中的知识及经验相结合, 从而获得完整而深入的理解; 但对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科学训练的读者来说, 文字化的叙述往往就只会产生文字化的理解。 这种理解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足够了, 但对于一个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却是远远不够的。 读 100 遍 “爱因斯坦花了整整 N 年才完成广义相对论” 的故事, 也远远不如自己动手花 N 个小时来再现一遍爱因斯坦对水星近日点进动值的计算更能体会科学研究的感觉, 更能体会现代科学描述自然的方式。 这就好比是一个学编程的人, 看几本编程的书, 却一行程序都不写是学不到编程的精髓的。 这种 “动手体会” 的要求当然不是针对普通读者的, 如果是的话也就不需要科普了。 但是对于真正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却是必须的。

 

热衷于砍杀相对论的民间 “科学家” 们, 在挥舞屠刀之前, 可否先与现代科学的数学体系做哪怕只是一次这样的 “亲密接触”? 可否先对人类智慧几百年来的成就做哪怕只是一个细节上的深度了解?

 

一部分民间 “科学家” 之所以用自己浅陋不堪的 “理论” 去挑战现代科学, 还往往能挑战得神气十足、 老气横秋、 乃至盛气凌人,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是彻底地 “轻装上阵”, 他们不仅扔掉了现代科学的数学框架, 也扔掉了现代科学背后庞大的实验基础。 所以他们可以声称自己的一个没有任何定量结果, 没有任何精密实验支持的 “理论” 超越或推翻了一个有坚实实验基础的科学理论。 连科学是人类描述自然的一种努力——从而必须尊重实验观测——这样基本的原则都可以视而不见, 现代科学在他们手中自然就变得可以任意宰割了。 但是离开了这两者 (数学框架和实验基础), 科学就退回到了伽利略之前的时代, 这事实上也就是绝大多数民间 “科学家” 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 (甚至连这样的水准也已经是一种高估, 因为哪怕在伽利略之前也已经有不少的学者, 比如哥白尼、 托勒密等, 用相当观测化和数学化的方式来构筑理论了)。 民间 “科学家” 们如果意识不到科普以及他们建立在科普之上的知识体系的局限性, 只怕永远也超越不了这一水准。

 

提出了 “统一场论” 的民间 “科学家” 们, 可否告诉我们, 原则上——也就是不劳您亲自动手, 哪怕给个思路也行——如何用你们的理论来推算一个象水星近日点进动值那样的实验结果?

 

科普并无过错, 不仅无过, 且有大功。 但科普有其局限性。 这种局限性只有当她被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视为科学本身, 并以之作为自己 “研究” 科学的基础时才会显现出来。 记得小时候读过一则古老的哲学故事, 说有一群人居住在山洞里, 面向石壁、 背朝洞口。 在日月星光的更替中, 他们可以看到外部世界在石壁上的投影, 于是他们研究起了投影的运动,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但他们谁也没有转过身去看一眼山洞外的世界, 他们一直以为那些投影就是整个的世界。 科普就好比是那些石壁上的投影, 她是科学的一组影象, 而民间 “科学家” 们则好比是山洞里的那群人, 他们在研究影象。

 

影象没有错, 但它有局限性, 研究影象也没有错, 但如果认为影象就是整个的世界, 那就错了。

 

二零零三年七月二日写于纽约

 

补注

 

  1. 很多民科喜欢在那个 “民” 字上做文章, 对此我以前的同学陈学雷在一篇题为 “谈谈民科” 的博文中曾有几句很精彩的评论, 我在这里引述一下:

 

民科这个词, 被某些人用字面意义来解释了, 这样就给人一种印象, 好像民科之外还有 “官科”, 民科是官科的对立面, 民科受到官科打压。 其实正象火车未必是烧火的车, 云雨指的并不是气象现象一样, 民科不能按字面理解为 “来自民间的科学家”。 科学家就是科学家, 无所谓是否来自民间。 民科是指的一类特定的人, 这些人并不懂相关的科学理论, 却整天根据自己的错误理解和一些漏洞百出的半瓶醋理论想着推翻或者批判相对论、 量子力学、 热力学定律、 大爆炸宇宙学等重大科学理论。

 

有关民科这一概念的进一步界定, 请参阅拙作 什么是民间 “科学家”。

 

=====================================================

 

《什么是民间 “科学家”》

http://www.changhai.org/articles/science/misc/what_is_ps.php

 

- 卢昌海 -

One of the symptoms of an approaching nervous breakdown is the belief that one's work is terribly important.

- Bertrand Russell, 1930

 

  1. 新民科引发的问题

2003 年 7 月, 我曾写过一篇有关民间 “科学家” (简称民科) 的文章: 从民间 “科学家” 看科普的局限性。 在那篇 旧作 中, 我归纳了民间 “科学家” 的两条主要特征:

——民间 “科学家” 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学训练。

——民间 “科学家” 无意接受系统的科学训练。

 

那篇 旧作 由于发表较早, 在本站的同类文章中影响较大, 被包括维基百科 “民科” 词条在内的很多网站引用。 不过自那篇 旧作 发表以来, 我逐渐意识到它所归纳的民科特性过于狭窄, 只适用于早年常见的传统民科。 这些年来, 我接触到了很多新类型的民科, 他们与传统民科有一个很大的区别, 那就是带有 “教授”、 “研究员”、 “博导” 等学术头衔。 当然, 在腐败大潮席卷神州的今天, 那些头衔不一定都货真价实 (确切地说 “价” 可能是实的, 但 “货” 不一定真)。 但不可否认的是, 也确实有一些民科是或者曾经是——以后者居多——货真价实的 “教授”、 “研究员”、 “博导” 等。 那些人都曾受过系统的科学训练, 从而并不符合那篇 旧作 所归纳的民科特征。 但那些人的所作所为却与传统民科并无二致, 即通过非学术渠道发布不被学术界接受的 “论文”, 宣称自己破解了重大科学难题, 或推翻了重大科学理论[注一]。

 

那些新民科的涌现, 使我有必要重新讨论这样一个问题: 什么是民间 “科学家”?

 

  1. 有关民科的几个较具误导性或典型性的观点

我之所以要讨论这个问题, 除了想弥补 旧作 的不足外, 还有一个用意是想借讨论这个问题之机, 顺便澄清一些有关民科的较具误导性或典型性的观点。 那些观点大都来自过去这些年我接触到的民科及其同情者。 若无意外, 我希望本文成为我最后一篇有关民科的独自成篇之作 (因为多写此类文章并无太大价值, 反而会让我 “日进斗敌”)。 对过去接触到的与民科有关的较具误导性或典型性的观点一并做些分析, 可以避免留下太多有可能使我旧话重提的由头。 具体地说, 本文将分析以下三种较具误导性或典型性的观点:

 

 

1:“泛民科” 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民科这个概念是相对的, 将别人视为民科的人 (比如在下), 在更高水平的人 (比如诺贝尔奖得主) 面前, 自己也将被归为民科。 这种 “泛民科” 观点的威力是巨大的, 它让我想起很多年前看过的一部美国喜剧系列片 “火星叔叔马丁” (My Favorite Martian)。 在那部系列片中, 火星人 “马丁叔叔” 的头顶可以升出一对具有隐形功效的天线, 但有一次那天线出了故障, 升起之后没能使 “马丁叔叔” 隐形。 这下麻烦大了, 因为那会暴露 “马丁叔叔” 的火星人身份。 怎么办呢? “马丁叔叔” 想出了一个高招, 那就是让那种天线成为流行饰品。 一旦大家都戴上那样的天线, “马丁叔叔” 的天线就不再扎眼了。 这种让所有人都变得相似的方法成为了保护 “马丁叔叔” 的最佳方法, 用 “马丁叔叔” 自己的话说 (大意): 把一棵树藏起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藏在树林里。 “泛民科” 观点对民科所起的作用也是如此, 它通过让所有人都变成程度不同的民科, 而让真正的民科得以遁形 (当然, 这或许只是民科同情者们的一厢情愿, 民科自己恐怕非但不想遁形, 反而急切地想要展示自己独有的 “天线”)。

 

2:将民科与学术界的非主流研究相提并论的观点。 众所周知, 学术界的研究有许多类型, 其中既有主流, 也有非主流。 非主流研究的存在对学术界是有价值的, 不仅因为它们中的某些或许有朝一日会变成主流, 或具有部分价值, 而且也因为它们与主流研究的竞争有时能帮助揭示主流研究的不足之处, 或促使主流研究者将自己的理论表述得更严密。 但非主流研究按定义就意味着职位及同路人较少, 从而在谋职、 发表等方面带有一定的弱势性, 这一点往往被民科引为同类。 将民科与学术界的非主流研究相提并论, 可以起到模糊民科与学术界界限的作用, 从而间接提高民科群体的地位。

 

3:对 “民科” 中的 “民” 字作字面解读的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所谓民科, 就是栖身 “民间” 的科学家, 而学术界则是所谓的 “官科” (因为 “官” 与 “民” 相对)。 如果说将民科与学术界的非主流研究相提并论可以起到模糊民科与学术界界限的作用, 那么将学术界视为与 “民科” 相对的 “官科” 所起的作用则恰好相反, 那就是使民科与学术界划清界限, 并对后者进行抹黑。 因为在中国, “官” 字所代表的形象是相当负面的, 如果学术界跟 “官” 是一丘之貉, 那么很多人也许会出于对 “官” 的反感而宁愿支持 “民” 科。 除此之外, 将学术界视为 “官科” 还有一个好处, 那就是便于民科用阴谋论的手法为自己的受迫害情结寻找依据, 即把自己打扮成被 “官” 欺压的 “民”, 把自己的观点不被学术界接受说成是自己的创见被后者所打压 (他们显然没有意识到, 科学史上有无数比他们新颖百倍的创见都被学术界接受了)。

 

  1. 民科的定义

以上三种观点, 是我这些年接触到的有关民科的观点中较具误导性或典型性的。 要想澄清这些观点, 有必要对民科这一概念做一个适当的定义。 这个定义的思路在本文开头其实已经涉及到了, 那就是从民科的行为及发布渠道入手。 当我们把某些带有学术头衔的人列为民科时, 所依据的正是他们的行为及发布渠道与传统民科相同。 由此可见, 从这一角度入手定义民科要比我那篇 旧作 所列举的背景特征更具适用性。 不仅如此, 从这一角度入手也比列举民科的其它特征, 比如狂妄、 偏执等, 更具适用性, 因为后者往往与民科的具体个性有关, 不易一概而论, 而且那些特征大都具有贬义, 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意气之争。 有鉴于此, 本文拟从行为及发布渠道入手, 引进以下定义:

 

所谓民间 “科学家” (简称民科), 是指以非学术渠道为主, 宣称推翻重大科学理论, 或破解重大科学难题的成年人。

 

在应用这个定义前, 让我们对定义中的若干用语作一些简短说明:

 

——“非学术渠道” 是指除学术刊物、 学术机构预印本、 学术会议等正规学术成果发布渠道以外的其它渠道。 其中目前最受民科青睐的是博客、 论坛、 垃圾邮件等渠道[注二]。

——“以非学术渠道为主” 中的 “为主” 二字, 是考虑到托学术腐败的福或单凭运气, 民科们有时也能在学术刊物上发布 “论文”, 从而不宜一刀切。 不过由于能被民科渗透的刊物通常水平较低, 加上民科 “论文” 的水平更低, 发表之后势必石沉大海, 难以彰显 “鸿鹄之志”, 因此民科不管 “论文” 发表与否, 都会以非学术渠道为主进行长期推销, 以扩大影响[注三]。 这 “为主” 二字的另一个作用, 则是防止有人以某些科学家也撰写博客或参与论坛活动为由, 来混淆其与民科的区别。 对后者来说, 撰写博客或参与论坛活动并非发布论文、 谋求承认的主要渠道。 此外还要说明的是, 这 “为主” 二字因涉及不同渠道间的比较, 有时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做出可靠的判断 (一般来说, 民科通过非学术渠道对自己 “论文” 所做的推销越卖力, 就越便于人们作出可靠判断)。

——本定义所说的 “科学” 既包括自然科学 (物理、 天文等), 也包括数学。

——本定义所说的 “重大科学理论” 既包括意义或影响重大的理论 (比如相对论、 量子力学等), 也包括其它具有坚实基础——从而往往能 “牵一发动全身”——的命题、 定理等 (比如 “尺规化圆为方的不可能性” 等)。

——本定义所说的 “重大科学难题” 既包括未解决的难题 (如哥德巴赫猜想、 黎曼猜想等), 也包括已解决的难题 (如四色定理、 费马大定理等), 因为重新 “破解” 后者也是民科们所热衷的。

——“成年人” 三个字的使用, 是为了避免将尚在系统求学阶段的年轻人列为民科。 如我在旧作 中所说, 民科的某些特征与童年或少年时期的科学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民科们时常利用这一点为自己辩护。 一个合理的民科定义则必须将这种混淆排除在外[注四]。

 

  1. 民科定义的应用

定义既已给出, 我们就可以用它来分析一些东西了。

 

首先可以看到的是, 上述定义与我 旧作 中所归纳的传统民科的两条特征是相容的 (但涵盖面更广, 因为它还涵盖了本文开头所提到的带有学术头衔的民科)。 因为满足那两条特征的传统民科显然无法跻身学术界, 从而必然只能以非学术渠道为主来宣布自己的 “发现”。 这表明传统民科符合上述定义。 其次我们还可以看到, 民科的若干常见言论与上述定义也有很好的相容性, 甚至有一定的因果传承关系。 比如正因为民科是以非学术渠道为主宣布自己的重大 “发现”, 从而往往要面对如此重大的 “发现” 为何要用如此 “简朴” 的渠道发布的问题, 对此的 “最佳回答” 莫过于是把自己比喻成当代的哥白尼、 布鲁诺, 把学术界比喻成当年的教廷 (或当今神州的官场), 这正是民科言论中很常见的类型。 而一些民科言论所展现出的病态的狂妄与偏执, 则与自以为作出重大 “发现” 后成名欲的爆棚, 及在学术渠道前 “小扣 (或猛踢) 柴扉久不开” 后的愤恨不无关系。

 

接下来让我们再用上述定义来分析一下前面提到的那几种具有误导性或典型性的观点:

 

1:“泛民科” 观点。 这种观点的谬误之处在于忽略了上述定义中的 “以非学术渠道为主” 及 “破解重大科学难题”、 “推翻重大科学理论” 等界定。 一个人是否是民科并不单纯取决于水平高低, 即便要论水平, 也应该论相对于自己研究目标而言的水平。 一个有一定水平的人若从事的是自己水平不能及的 “研究” (比如 “破解重大科学难题” 或 “推翻重大科学理论”) 而至偏执的程度 (即无法以学术渠道为主进行发布却仍执迷不悟), 他就会成为民科; 而一位中学物理教师如果从事的是自己的教学研究, 他就不是民科[注五]。

 

 

2:将民科与学术界的非主流研究相提并论的观点。 这种观点的谬误之处在于忽略了上述定义中的 “以非学术渠道为主” 这一界定。 学术界的非主流研究与主流研究一样, 都是以学术渠道为主发布成果的。 一旦离开那样的渠道, 它们就不再是学术界的非主流研究了。 只有在那时, 它们才会与民科有可比性 (可惜那时它们对提升民科群体的地位往往已不起作用了)。

 

3:对 “民科” 中的 “民” 字作字面解读的观点。 这种将民科理解为栖身 “民间” 的科学家, 将学术界定义为 “官科” 的观点同样不符合上述定义。 因为上述定义丝毫未涉及人在哪里的问题, 它所关注的只是行为及发布渠道。 一个身在民间的研究者如果以学术渠道为主发布研究成果, 接受同行评议, 他就不是民科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常被民科们引为 “知己” 的尚在专利局时的爱因斯坦); 反过来, 一个身在学术界甚至有过杰出成就的人若只能以非学术渠道为主来宣称重大 “研究”, 那么无论他身在何处, 名声是否显赫, 起码在该项 “研究” 中的表现可被视为民科 (带有学术头衔的民科就属于此类)。 如果一定要对民科中的 “民” 字作一个字面解读的话, 那么虽然绝大多数民科确实身在民间, 这个字的本质含义却应该界定为发布渠道的民间性。

 

在本文最后有必要指出的是, 如我在 旧作 中曾经说过的, 对民科这样一个概念做任何定义或归纳都不可能做到完备或精确。 本定义也不例外, 除有可能存在反例或难以判别的个例外, 其涵盖面也还不够广 (虽比 旧作 来得广, 却仍不足以涵盖全体)。 比如由于将发布渠道作为定义的一部分, 使得正在从事 “研究”, 但尚未发布任何消息 (从而与外部社会尚处于绝缘状态) 的人无论其 “研究” 多么民科化, 都不在本定义的涵盖范围之内; 又比如由于将 “宣称推翻重大科学理论, 或破解重大科学难题” 作为定义的一部分, 使得 “胃口” 小, 不以之为目标的人无论其 “研究” 多么民科化, 也并不在本定义的涵盖范围之内[注六]。

 

注释

1:需要说明的是, 那些曾经受过系统科学训练的民科在行为模式上与传统民科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主要体现在他们不象传统民科那样 “无知者无畏”, 他们文章的措辞要比传统民科来得谨慎, 语气不象后者那样斩钉截铁。 拙作 判断民科作品的简单方法 中所列的四条方法通常只有最后一条适用于他们的 “论文”。

 

2:这里用 “垃圾邮件” 一词, 并非刻意贬低, 因为 “垃圾邮件” 是指未经对方许可强行发到用户邮箱中的邮件 (unsolicited mails), 尤其是指同时发给多个用户的邮件 (unsolicited bulk mails)。 民科以邮件方式向别人发送 “论文” 时所发的往往正是符合此定义的邮件。

 

3:顺便说一下, 这一行为隐含着民科的 “论文” 无论发表与否, 都未被学术界真正接受, 以及民科对自己 “成就” 进行反复宣称等未在定义中直接列出的特点。

 

4:另外可以补充的是, 这里的 “成年人” 一词只是简略说法, 并不等同于年龄意义上的成年人, 由于它的作用是避免将尚在系统求学阶段的年轻人列为民科, 因此其含义也是以是否仍处于系统求学阶段为界定的。 一个年龄意义上的未成年人若在从事本定义所述的民科行为的同时, 已不再接受系统的科学训练, 那对于本定义来说就可被列为 “成年人”。

 

5:打个比方来说: 小蛇虽小, 若吃的是小动物, 那就是正常行为; 大蛇虽大, 若意在吞象, 且不死不休, 那就是民科行为。

 

6:不过, 我见过的民科不少, 那样的人却尚未见过, 这或许并非偶然, 而是因为 “胃口” 小, 甘心做小课题, 不好高鹜远的人不容易成为民科。

 

二零一一年三月五日写于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