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种姓之下又分贾提(jati),是一种更细化的分法,比如同属首陀罗种姓,不同贾提的人做不同工作。例如,有个地方的贾提的所有人,终身只能从事洗衣业。
Jāti are the thousands of clans, tribes, communities and sub-communities in India.

作者 土豆窝瓜
来源: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740160/answer/38828699

解释这个问题可能用本土术语会容易理解一些:
最核心的概念是 jati,可以译为(亚)种姓、民族。英语有时也用caste。jati 制度的基础是表亲内婚的联合家庭制度,这是南亚社会的根基之一,超越了宗教、族群界限。
另一个重要概念是瓦尔纳varna:也就是常说的婆罗门教概念中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也称种姓或者种姓集团
有关种姓制度的实际运作,如Srinivas等人类学者的研究比起婆罗门经典的记载可能更加可信,因为前者的出发点更多在于记录,后者则更加代表了婆罗门的一种意识形态。
jati 和 varna 之间的关系,根据Srinivas等人的观点是一种“声称(claim)”,即某一个 jati 声称属于某一个 varna,并在一定环境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故严格意义上说,一个人,尤其是男人(女人可以上嫁,代价往往是更加高额的嫁妆)真正
难以变更的是基于血缘的家庭关系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jati。
历史上变更varna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又由于在自然经济时代,家庭也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所以一个jati的成员往往从事同一行业,父传子,子传孙。

所以,外来穆斯林进入次大陆的时候面临的是这么一个格局。本地人根据家族分为不同jati,jati又在一个稳定的秩序中分属不同varna。
某个地区的一个jati往往又对应一个行业。
但是,jati、家族和行业的划分是比较世俗、基于血缘和经济分工的;
varna的划分则是基于宗教理念的。

那么,穆斯林初入印度时的身份是什么?
中世纪文献常用的两个词是:
1. 突厥人,turk
2. 蔑列车,maleccha
比如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用的就是这两个词,因为多罗那他是根据流亡西藏的印度僧人口述写成的书,所以这个称呼大概可以代表15世纪前后北印度当地人对外来穆斯林的称呼。
这两个名称强调的都是民族身份,而非如musalman这个强调宗教身份的词语。
大概前者是突厥人自称的,后者是本地人对入侵者的蔑称(蔑列车以前也指希腊人、斯基泰人)。
那么当时的本地人被称作什么?
答案是 Hindu,印度人(这时还主要是波斯语的字面义,居住在印度河等地的人)。

故穆斯林刚刚进入印度时,所谓的印穆两个群体更多表现为两个不同的民族(事实上也是)。两个族群之间在语言、宗教、民俗乃至体貌上都有不同,自然也不能通婚。
但外来的穆斯林也不是一个家族,他们以家族、部族为基础也形成不同族群。
到了印度,这个也被解释为 jati。

其实大量归信的本土居民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印度教徒”,而是“印度人”。
真正意义上囊括大量本土居民的“印度教”在那个年代还没有形成。
归信的也主要是地理和社会边缘群体。

举个例子,北印度的穆斯林纺织工群体 julaha 一般被视为一个 jati,他们现在也自称ansari。
他们原本就不是婆罗门教信徒,也不接受婆罗门祭司服务,甚至被婆罗门视为贱民。
他们有可能实践一种比较基层、松散的密教,比如西藏唐卡记载的84成就师中就有一位是织工,或许是他们中的神通广大之人。
因为穆斯林统治者格外重视纺织业发展的关系,织工群体迅速扩张并吸纳了许多出身很低的民众。
不同于居住在村社的低种姓,他们进入了城市,接受穆斯林统治者委任的法官管辖,主要与穆斯林接触。
法官为他们断案、给孩子起名,他们本就无法进入印度教寺庙,但却可以参加清真寺的礼拜活动,加之一些苏非的传道,他们开始逐渐“伊斯兰化”。
所以与其说他们是“改信”的,不如说是逐渐“归信”的。

至少从17世纪的文献来看,他们的思想、行为举例今天意义上的穆斯林还是相去甚远的,很多人只是名义上起个穆斯林的名字,忙于生计的底层民众谈不上多么专注于宗教生活。
但这类群体的身份就比较尴尬了:
说他们是突厥人?
他们显然是本土居民,也就是印度人(Hindu);
说他们是印度教徒(Hindu)?
他们又主要亲近伊斯兰教,婆罗门都懒得理他们。
他们有 jati 身份,但因为伊斯兰教的原因不属于婆罗门教 varna 体系。
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为非ashraf 的印度穆斯林,也就是低等级穆斯林。
这个群体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世纪印度民族融合。
可惜这个融合的“印度斯坦”(Hindustani)民族被后来的宗教民族主义给撕裂了,现在印度也谈得越来越少了。
现在的格局更像是回到穆斯林入侵初期两个民族对立的情况。
不同的是,曾经是民族融合成果----低种姓穆斯林也被割裂,而不是一个过渡地带了。
这个应该说主要是宗教民族主义导致的。

饶了那么一大圈,回到主题:
1. 印度穆斯林无论地位高低,皆有某种意义上的 jati。
这种jati 和今天印度教徒的 jati 类似,都是以家族制度为基础的社会群体,由于过去的经济分工往往与家族重合,所以很多时候也对应一个行业。
如果用jati理解种姓制度,可以说,印度穆斯林存在种姓制度(jati vyavastha)。
但在穆斯林群体中,jati 更像 clan,也就是部族。

2. 印度穆斯林不属于 varna 体系,因为那根本就是婆罗门教的宗教概念,没有如 jati 一般跨越宗教的社会基础,不可能在伊斯兰教体系中被接纳。
所以如果用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等级去理解种姓制度,可以说,穆斯林不存在种姓制度(varna vyavastha)。
3. 印度穆斯林之间的地位高低主要是基于 是否是外来统治者这一历史事实的
外来穆斯林因为曾经是印度的统治者,享有土地、财富、权力,所以地位多不低。
后来改信的民众原本就是这个社会的边缘群体,所以地位也高不了,除非碰上好运暴发户了。

所谓遵守种姓制度,这看怎么理解了:
1. 如果说是要遵守《摩奴法论》一般的种姓制度,尊重婆罗门什么的,别想了,穆斯林自己有阿訇,有苏非教长。
即便他们尊重某个婆罗门,也可能是从社会声望、政治地位等世俗因素,而非宗教因素出发;

2. 如果说只是与 jati 隔离相关的不通婚等,那么是肯定的,因为大家族内婚是基本制度
而且因为后来的宗教民族论,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在印度通婚是很难想象的,容易引发教群冲突,而且是双方都不愿意;
3. 如果说是不同等级之间的秩序,那么都存在,只不过印度教徒的varna等级被神学化,穆斯林之间的等级基于历史,教义是不支持这种实践的。

其他宗教的情况大概如下:
1. 人口比较多、多地区散居的少数宗教,比如锡克教,情况和伊斯兰教类似,实际上是分 jati 的
比如锡克祖师和早期的 sahajadhari 都是 khatri,后来的卡尔萨主要是 jat(贾特人)。
又比如20世纪改信的佛教徒,在 maharashtra 邦(马哈拉施特拉邦)主要是 mahar jati,在北方邦主要是 chamar 等 jati。
2. 人口比较少的、聚居的少数宗教,比如耆那教、琐罗亚斯德教,基本一个宗教就是一个 jati,原则上必须内婚,在受过良好教育的社会阶层也有例外,那就按照印度习俗随父。

因为历史的原因,一个特定的jati 往往在当地的经济社会中占据一定位置,这个也主要不是宗教身份决定的,而是代代相传的。
比如上面说到的 ansari 穆斯林主要是印度北部的织工;,
khatri 锡克教徒主要是商人;
jat 锡克教徒主要是农民等等。

至于绿化印度,基本无法实现,除非印度教徒都不生孩子,但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有可能绿化,印度早就在穆斯林统治者治下绿化了,已经成伊朗了。
事实上,印度教核心群体改信伊斯兰教并不多,甚至说很少。

当年贱民运动领袖安倍德卡尔计划脱离印度教,海德拉巴 Nizam 曾高价延揽他带领贱民民众集体改信伊斯兰教,结果还是被拒绝了。原因就是-----伊斯兰教是外来宗教。
后来他选择了佛教,一天就改信几十万佛教徒,现在印度佛教徒也主要是他的追随者和后代。

虽然印度现在不常用民族这个字眼,但实际情况,是主体民族是以经过民族化改造的印度教为纽带的、略显松散的Hindu群体。
其他本土宗教群体基本也依附于这个大框架。
虽然民族建构谈不上很成功,但背后的历史记忆还是可以支撑他们的印度民族情绪。
加上分治以后大量穆斯林精英离开印度,印度共和国境内的穆斯林群体实际上有点群龙无首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