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孑然

最近有人提出用3.7“女生节”代替3.8“妇女节”[注1],随之而出的嘲讽“一日女生变妇女”,无不强调着女性的年轻、未婚、处女特点,显然是对女性的一种物化。而身后,看到各个商家打着女生节的旗号大肆促销而不是妇女节的旗号。也有明眼人直说,谈“妇女”无益于消费,谈“女生”和“美女”才能促进消费。其背后的逻辑,只有被男权文化所认可的女性,被男性追逐的女性,才能得到男性给予的金钱和买买买。再深一步看,说明这个社会的资本其实还是掌握在很多男性手上,女性亦是要通过等待或者要求男性为自己买,男性给自己工资卡等等。这种“女生节”显然是一种资本主义父权在消费主义上的表现。

然而为什么有女性也觉得希望如此被替代呢,这就牵涉到两个方面,一个是喜欢“女生节”,一个是讨厌“妇女节”。在男权社会,女性迎合男性需求,主动物化自己,假装单纯、天真、温柔甚至处女,已经是屡见不鲜甚至成为某些民科嘴里的女性天然特征了,“女生节”是一种当今男权的极端表现。然而我昨天问的两个已婚女同事怎么看“女生节取代妇女节”,她们说她们不喜欢“女生节”,因为太装嫩太假,但也不喜欢“妇女节”觉得妇女不好听,她们习惯都叫“女人节”。

相对于女生,妇女这个词很明显就让人觉得是已婚、老、丑的特征让女性不想接受吗?如果是,那我那几个已婚同事和我这个未婚的女人,为什么都那么不待见“妇女”这个词呢?她们不知道“妇女节”来历,所以觉得“妇女节”不是争取权利的光荣纪念,而是带有污名就不接受了呢?但是我作为左翼女权,是很清楚这个词的来历,但是我仍然没有对“妇女”一词有什么舒服的感觉,甚至让我的怀疑自己还算不算左翼,于是我开始找人交流,开始找资料。

为什么很多人讨厌“妇女”两个字,在知乎上答题的人很少,似乎之前没怎么有人关注过。我认为“妇女”一词中隐含的老、丑、缺乏性魅力是的确存在的,但历史上不是一直存在的。曾经,“劳动妇女”是极其光荣的词汇。

王政曾在一个讲座上讲到[注2],“80年代以来中国的知识精英们在批判社会主义时期做了各种各样的叙述,以下是摘要。
这是男性知识分子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批判要点:
一,知识分子是极权专制制度的牺牲品 ,他们的社会主义经历仅为他们留下了累累“伤痕”。
二,社会主义抹杀了“人性”造成了人的“异化” 。
三,这种“异化”不仅是各种政治运动造成的,更是毛泽东时期的妇女解放政策和实践造成的。“男女平等”的社会主义妇女解放把中国妇女男性化了,“铁姑娘”就是女人男性化的典型,而中国男人则被阉割了,女性化了,中国没有男子汉了 。
四,除了造成了男女在性别上的“异化”,“中国妇女解放也是超前的,超过了社会经济的现实,是社会主义时期生产力低下的原因。”
这些是摘自当时主要的男性知识精英(社会学、经济学、文学)。
女性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时期的批判要点:女性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时期的批判要点:
一,中国妇女解放是被动的,是国家给的,自上而下的,不是妇女自己要的
二,社会主义时期的妇女解放是以男性为准则的解放,“男女都一样” 导致女性非但没有解放,反而压抑了女性特点,造成了女性的伤痛
三,毛泽东时期用“阶级”遮蔽了“性别”,使得女人无法表达女性的特殊需求和女性经验。”

“男女知识分子在抵抗国家权力的时候(不是所有的人,但出来批判的有男有女)形成的合力共谋,使得80年代知识分子批判性话语中的问题没有遭遇过任何的质疑和挑战,可以说至今都没有,所以它轻而易举地成为后毛时期的霸权性政治话语,有力地解构颠覆了社会主义男女平等的价值观,而且推动了对“男女有别”的社会性别等级秩序的重构。“女人就要有女人味,男人就要有男子气”,这就成为了对社会主义“男女都一样”的“把男女都异化了”的拨乱反正,也是后社会主义时期所谓充分表达人性的主要内容。所以要抛弃国家权力掌控一切的“社会主义的过去”,也理所当然要追求一个允许人性张扬的新自由主义未来的必然步骤,这也被看成是历史性的进步。这些都是80年代主流话语中出现的论述。”

 

妇女节还是女生节?  ——正视女性群体的阶层分化-少年中国评论 妇女节还是女生节?  ——正视女性群体的阶层分化-少年中国评论

 

(图)这是五十年代《中国妇女》杂志对当时妇女的表现:女航空员、航海家、电焊工、技术员、农村妇女。

妇女节还是女生节?  ——正视女性群体的阶层分化-少年中国评论

(图)当代妇女杂志。

 

王政还说到“你今天再也听不到“这些底层女性干体力活,她们会被男性化的啊”这样的话。那么为什么80年代的城市女性知识精英们会批判社会主义妇女解放运动将女性男性化呢?她们实际上要表达的是什么呢——阶级意识,是女性知识精英为重建自己的阶级身份,而做的一种性别身份的表演。因为在中国阶级变动的年代,底层工人农民被打下去了,体力劳动又重新回到了49年以前的意义了:标志着底层阶级社会。所以“我”要跟她们划清界限,我是城市精英,我不能干体力活,你让我干,就是把我“异化”了。”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对比:一方是女性味话语的提升,在大城市里面我们看到的都是这种光鲜亮丽的所谓的现代女性,表示一种资本主义消费文化主体性的现代女性,但是背后遮蔽的什么样的社会现实、社会关系,什么样的女性完全没有在主流话语的视线之内,这些是不是今天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应该关注。女权主义更应该关注,更应该警醒,不要沾染这些占有阶级特权的知识精英的狭隘和局限。

 

综上所述,80年代的改变,导致了在这段历史的变迁中,从“劳动妇女”掉头转向了“女人味的女性”,王政老师对历史的叙述很清晰准确。然而我的看法是,女权主义不应该只停留在揭露和批判,不是我们来揭露出“女生节”、“女人味”的父权资本主义对女性的污名和消费主义的阴谋就可以了。我们还需要正视,“妇女”这个词已经被一些女性讨厌。让我们看看平时经常用的一些词语吧,已婚妇女&单身女性,家庭妇女&职业女性,中老年妇女&少女,想来这就是为什么“妇女”这个词让人喜欢不起来,因为“妇女”在当下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通常指代了,体力劳动的、干家务的,辛苦的、弱势的女性,不只是没有性魅力的问题。在知乎上看到下图,我觉得醍醐灌顶。[注3]

妇女节还是女生节?  ——正视女性群体的阶层分化-少年中国评论

 

王政老师说“女权主义更应该关注,更应该警醒,不要沾染这些占有阶级特权的知识精英的狭隘和局限”,然而当今的很多女性也并不是知识精英女性,却已经讨厌“妇女”,甚至是“劳动”。昨天我和一个女权男,谈到对“劳动”这个词的想象,可能我们想的到的工厂的机械工,田野里的播种人,然而并不会想到我们这种坐在办公室里的白领,也不会想到在实验室的科研者。我的父母的口中,我也曾听到,称工厂上班的叫“做工”、“做事”,而称我为类似工厂里的组长所谓“管人的”。我看这个不是什么无产阶级和统治阶级的称呼区别,而是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老百姓眼中的区分。当然我更愿意解释为体力无产阶级和脑力无产阶级(来自YCA少中评)的区别和隔阂。对“妇女”这个词的反感,我觉得是体现了脑力工作女性对体力劳动妇女的排斥。

“劳动最光荣”、“妇女能顶半边天”这种类似的口号,我并不推崇,说的好像脑力劳动就不是劳动,说的好像女性真的有不劳动的似得。如果说这个口号,在毛时代提高了底层女性地位,但是同样也让那些女性备受艰苦。难道歌颂“劳动最光荣”、“妇女能顶半边天”就可以理所应当,让女性在体力劳动里耗尽生命吗?这难道不是一种国家主义男权?至少这种口号和词语,我觉得在当下已经需要改变。

而且那些“劳动妇女”自身是否接纳这个词语呢,我觉得也是值得讨论和调查。就我的农村生活体验,女性多被称为“女子”和“小姑娘”,也不被叫做“劳动妇女”,这大概是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我觉得一个词语是否被这个群体所接纳也是需要被尊重的。家政工&保姆、保洁工&扫地阿姨、性工作者&妓女,哪个更容易被当事人接受,更体现对当事人的尊重?我当然可以自称“婊子”来反抗男权者对性工作者的污名,但是我们有什么资格要求其他女性来自称“婊子”。强势维持“妇女节”一词,看上去是为“妇女”正名,然而实际呢,却无法弥合脑力无产阶级女性和体力无产阶级女性的不同自我认知。

再者,我想讨论体力劳动女性(女工和女农民)的状况。

妇女节还是女生节?  ——正视女性群体的阶层分化-少年中国评论

这张图我看的触目惊心,一边是卖力拉车皮肤黝黑衣服低廉的拉车女,一边是皮肤白皙细嫩身材苗条衣着光鲜的女明星。我无法说当演员就一定没有拉车那么辛苦,但是拉车受到的日晒雨淋,手磨出老茧,肌肉酸痛,而且相对于明星那么低的收入,真的是一个“(劳动)妇女节”可以解决的吗?女性群体内部的阶层分化,经济和文化的不平等呢,怎么解决?难道那些做体力活的女性,就没有资格享受更舒适的工作环境和更好的待遇和生活吗?所有女性都有富足的物质和良好的精神享受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不是吗?

在体力和脑力不同劳动的特点下,我觉得应该让女性群体的不同阶层之间彼此看见互相尊重,不论是“职业女性”还是“劳动妇女”,而不是对立和分化。毛时代是大力歌颂体力劳动女性,甚至将知识分子划入小资产阶级进行打压,现在是知识分子精英独占话语权。然而这些都不完全是女性自己的话语权体现,不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国家权力,还是现在资本主义主导的消费主义,都是男权的。还导致了女性群体的分裂,谁也不愿意被另外一个特征所代表。“职业女性”和“劳动妇女”单个词都无法描述女性群体。

我最希望用“女权节”来代替“妇女节”,富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妇女解放的话语已经转变为当下的女权主义话语。一个左翼朋友也说到,“妇女”这个词就是有政治含义的,随着上个世纪以来的左翼运动失败,在舆论上自然要予以替换。知乎网友“三一的无所作为”写到,“《说文解字》:‘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妇这个词,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产物,所以人们一听到妇女这个词自然就想到了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家庭主妇的形象,所以即使站在左翼的立场而言,妇女这个词当然也不是什么好词。”

我想说“妇女”这个词并没有对应的男性的词语描述,也许一开始也就是不应该有的造词,更不应该把woman翻译成妇女。有人说妇是女性推倒三座大山的意思,我就想问,那男性不是也推了三座大山么,怎么没有一个“男彐”?这词本身就是已婚女+未婚女的造词方式,就把女性群体给分裂了。还有那么多“妇孺”、“妇人之见”等有着浓厚男权文化历史的词汇,我们真的有精力解释地过来么?

我相信性别平等的实现,靠的是不同阶层女性的携手努力,就像第一波女权运动的无产阶级女工和资产阶级太太团结争取到妇女参政权一样。女权主义需要构建自己的,更符合当下和未来趋势的话语体系。我们女性不应该要什么女汉子、婊子、妓女、女强人、妇女、女生、美女、丑女、家庭主妇、全职太太等词语来分化我们的力量,所以我支持在书面用语上使用“女性”这样更偏生物科学的划分,或者“女士”这样带点尊称的词,更少地带有历史遗留男权,也更满足各个阶层女性的认知,口语上可以使用“女人”、“女子”,含义比较简单明白。

 

 

 

 

注1、新媒体女性 :反三七过三八# VS #女生节取代妇女节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3948967732888026&mod=zwenzhang

注2、王政:探寻被遮蔽的历史http://groundbreaking.cn/xingbie/891.html

注3、知乎:为什么很多人讨厌“妇女”这个词?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509157/answer/89293043?group_id=689383239902588928#comment-122669839

笔者系“中华田园左翼女权者”,对于女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都见识尚浅,如有不当之处,望讨论指正。

于2016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