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业革命熵不起
【作者按】本文是1月26日围绕国际形势政治主题的读书交流活动的讲稿,主要目的是对当下几个国际主要问题做简要梳理。文中大量内容源于互联网新闻、视频等,未能一一注明。
0.序
中东历史脉络错综复杂,任何一点问题摘出来都要牵连起漫长的宗教史、民族史乃至国际干预史。由于一个多世纪以来,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变化,以大国势力插手为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我们今天不回溯过多纷乱的宗教、派系典故,仅从世界宏观形势变化的角度,谈一谈中东目前危机的成因与发展走向。
我们都知道,在2014-2015年,中东地区形势发生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先是在持续的世界石油大战下,多国纷纷陷入财政危机;然后是皇室权力结构骤变的沙特出兵也门,并在持续3个季度的军事行动后被也门反攻;俄罗斯在巴沙尔政权岌岌可危之时,不顾内外交困强势出手,并与土耳其发生了不大不小的军事摩擦;经过多方漫长的准备,美国与欧盟在2016年头一个月取消了对伊朗长达10年的经济、金融制裁,伊朗强势重返世界石油市场。
一切事件看似或多或少因ISIS而起,然而实际上ISIS多半只是被各方博弈拿来做文章的名义。中东局势在一年多来发生持续强震,显然不是区区2万战斗力量的ISIS能够搅动出来的效果。其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必须从国际全局视角重新审视。
1.上一次,是中国强拉一波续命
自从2014年世界石油大战打响,围绕油价暴跌,“美国阴谋搞垮俄罗斯”的论调就大肆流传。然而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按2014年石油价格从年中115美元/桶腰斩至年底的55-58美元/桶,按2014年全球石油产量约为38亿吨,月平均折合约23亿桶,仅按油价最高月与最低月的售价差额计算,就高达至少1380亿美元以上。我们可以按115美元/桶的油价作为参照基准,对累计资金缺口做个简单的计算。从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油价是以稳定的斜率下降的。可以估出其中的累计差额应在4800亿美元左右。2015年上半年油价历经几次小幅震荡,忽略石油供应量变化,我们可以将上半年平均油价近似看为55美元,等同于2014年年底状况,我们可以近似取累计差额为8000亿美元。而在2015年7-9月这3个月间,油价又以稳定的斜率从60美元跌至42美元,可估算出累计差额约为5000亿美元左右。以上合计约为1.78万亿美元(注:此处主要是数量级估算,忽略了大量细节)。
1.78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美联储在QE1总共投放了1.725万亿美元,QE2只是购买了6000亿美元的国债,QE3和QE4加起来的效果,也不过就是美联储每月采购资产额达到850亿美元。也就是说仅仅按世界石油在一年期间累计差额的规模,就已经远超美国历次的量化宽松放水额度。
在如此巨大的经济海啸面前,任何流于阴谋论的解释都是极不负责的。阴谋论不是把事情想得过于复杂,而恰恰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就算开个金手指引入各类金融杠杆、蓄意做空,也起码要以数千亿美元的规模来撬动市场。如此巨量的货币周转不可能掩人耳目。这也就是为什么国际政治都是阳谋的原因。
既然石油大战的体量如此庞大,促成这一结果的只能是更庞大的深层次原因。
图1. 2007.01-2015.01国际原油价格(美元/桶)
石油价格主要看向消费品市场。促成2008年金融危机后石油价格强势反弹的原因,是以中美为首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带来的全球经济增长。其中中国在已经出现明显衰退趋势的2014年,上半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0%,就算加上2014年下半年大宗商品融资泡沫带来的负面影响,全年度仍然达到了25.8%(比美国高出1.1个百分点)。而在2008年,这一数字约为20%,到了2009年,则高达50%。可以说,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铁公基投资与房地产业盲目扩张,带动了庞大的进出口贸易,是世界经济出现起色的主要原因;而美国的量化宽松计划更多偏重于恢复国内经济状况。
图2. 2008年1月-2014年6月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一览
图3. 2001年-2014年美国对外货物贸易总额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迅速出台的大规模刺激计划完成了进出口贸易的稳步增长,并在2012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出口贸易国。而美国则在2010年才开始逐步恢复进出口贸易至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并基本维持不变。
换句话说,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0%的新兴经济体,基本都是在吃中国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饭。对应的带来了世界石油消费市场的稳步增长预期,新兴经济体市场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尤以中国为最),使石油市场基本面持续向好。石油价格得以稳健回升。
历史事实与2009年很多金融机构分析结论有所不同。六年前针对油价从40美元上下反弹至75美元左右,多家行业研究机构均认为是以美国消费市场预期良好、美元走弱与OPEC联合减产等因素支持的。诚然,短期油价波动于这些中短线利好因素不无强相关性,但多看了几年历史的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美国对OPEC石油的依赖度是一直在下降的,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出于美国长期以来的能源安全战略的考量。而OPEC此后的产能一直趋于稳步小幅增长。显然09年几项显著的短期利好并不能作为解释几年来油价高涨的原因。
图6. 美国石油进口变化(1973-2012)
供需关系、地缘政治、天气因素及资金流动是分析油价趋势经常被引用的变量,但只有供需才是油价长期走势的决定因素,而其他三个变量,其对油价的影响要么是短期的,要么只是助推油价变动的因素。1990-2013年,油价从每桶不到20美元攀升至最高超过140美元/桶的水平。在此期间,全球经济实现了年均3.6%的持续增长。截止2013年底,按不变价格计算,全球经济总量已较1990年时,翻了一倍还多。而同期,全球石油产量年均增长仅为1.25%,严重滞后于需求的增长。考虑到此前美国一直在稳步调整石油进口的地缘分布,以中国为首带动的新兴经济体市场增长,才是众多石油国虚假繁荣的根本原因。
2013年10月,中国石油进口量正式超过美国的每日624万桶,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石油净进口国。按当时的市场预期,由于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多,这种趋势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必然持续下去:2011年,中国约58%的石油来自进口。到2015年这一比例升至将近2/3,到2030年为3/4。
在这些钱途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普京一展强人风采,俄罗斯早就把费力不讨好的产业转型、重振工业的计划忘到脑后;沙特皇室纸醉金迷,满世界逍遥,四处撒钱支援反什叶派武装势力,顺便把差点烂尾的迪拜塔装潢一新;委内瑞拉维持着一贯的地缘反美领袖地位,马杜罗也顺利完成权力交接——不得不说查韦斯死的真是挑了个好时候。若不是萨科齐无法坐视不怎么听话的利比亚政府横扫反对派武装,强行出手干预,卡大佐也能在21世纪延续一代强人领袖神话。
中国庞大而迅猛的投资刺激,自然会在发展中带来不少积弊,然而问题错综复杂,解决起来颇为棘手。486和八宝饭不知道该咋办好,反正经济面持续乐观,撒福利也撒出一片欣欣向荣,离卸任也不远了,索性当作看不着。于是,到了2013年,随着新一届愣头青领导人走马上任,新常态来了。
图8. 也许,愣头青也是有履历原因的……
2.这一次,是中国挑头撒的药丸
高盛集团(Goldman)周三(3月19日)公布研究报告称, 将中国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预期从7.6%下调至7.3%,并将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预期从3.0%下调至2.6%。
美银美林把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估降低至7.2%,原先预估为7.6%,陆挺等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称,根据中国1-2月份经济数据,把中国第一季经济增速预估下调至7.3%,原为8.0%。该行对于第二、第三和第四季度GDP增速的预估分别是7.5%、7.1%和7.1%。
——摘自2014年年初相关报道
歪果仁的想法啊,还是太傻太天真。他们不知道中国统计数据是可以由领导拍脑袋决定的,也不清楚在中国的短期进出口高涨形势下,存在多深的黑幕。
事实上到了2015年接近年中的时候,各大金融集团的分析部门已经有所反应,发现中国官方的GDP增速数字存在明显高估。按照花旗在2015年5月2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认为,综合“克强指数”、工业产出和名义GDP的变化后,中国GDP的增长率可能只有5%。
图9. 中国官方公布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存在明显高估
造成全面衰退局面的,有多重因素。环保规范要求的提高、传统产业缺乏政策支持、日益膨胀的福利开支(削减投资力度)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各行业全面经营惨淡的结果,但最关键的,还是房地产市场的严重下挫。
近二十年来的中国经济,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
与主流舆论斥责房地产泡沫的激进论调不同,中国房地产近几年来的盲目性主要体现在,对缺乏产业支撑的三四线以下城镇地区,无视消费市场实力的投资上。事实上中国制造业在21世纪头十年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应归功于房地产火爆带来的地产、基建大跃进。
房地产建设首先需要大量的钢、水泥、砂石。其中钢铁需求直接促成中国在短短十几年内飙升至世界第一钢铁大国,使龙头企业建成超大规模冶金生产线,对应的就是富裕的钢产量使金属材料得以快速广泛普及。铁矿、碎石等开采,以及大量建材的运输,直接促成工程机械市场的蓬勃发展,重载车辆以及车用柴油机得到强劲发展动力。由于国内铁矿产能缺口极大,全世界的铁矿石产地向中国市场看齐,BDI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强势增长,全世界船舶业都吃足了订单,中国也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规模的造船国。
工程机械的大批量订单,还促成了上游通用机床产业的繁荣。从2004年前后开始,国内一大批机床企业资金充沛,机床制造从技术到产能均有大幅跃升。建材装修的需求量,还带动了大化工的蓬勃发展,中国也成为了继冷战时代之后唯一一个完成大化工产业链建设的国家。各行业大规模生产线对各类金属材料、智能控制设备的需求,也反过来促成冶金业、机电产品的多样化。
房地产市场的蓬勃还直接促成了城市化的大跃进。几亿规模的跨区流动人口使得一大批超级工程得到推进,同时上述的土建工程相关各类行业的发展也为大规模跨区域基础建设工程提供了技术、产能的保障。城市化还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金融、文化等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互联网、电脑、手机等市场均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IT业及相关产业人口也得到了迅猛增长,廉价的程序员大军顺便为新兴城市化提供了繁多的智能服务,甚至连基础研究与航空航天等高精尖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增长助力。中国的智能机制造已经走向全世界市场,顺便挤死了日本。城市白领阶层的扩大,进一步推动了中产消费的诉求,汽车业制造业兴起也要归功于土建大跃进。
然而,由于没有统一、严谨的发展规划,放任式的增长与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很快就导致了地产投资分布的畸形,三线以下城市的地产建设已经严重脱离供求关系。同时国家层面上对于城市化发展方向,也没有明确的意见。——事实上在中央层面上,城市化是选择不断向大城市集中还是选择分散到各地城镇,两大发展方向的撕逼从八十年代乃至更早就开始了,持续至今没有定论。早些年支持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发展趋势的人员,主要受到考察欧洲时的直接视觉冲击影响。以超大规模城市群为主要方向推进城市化,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不过由于基层管理涣散,对城市几十年周期的长线发展规划缺乏协调、落实能力,资本主义政府又没有信心点开这个社会制度树。关于城市问题,此处不细表。
中国带动的世界增长,结果是全世界大宗商品交易状况与中国相关政策直接相关。
图10. 中国市场政策变化对铁矿石价格影响(2013)
在全世界沉迷于新兴经济体场面感人的增长之时,2014年春季刚过,中国经济一场不大不小的地震给全世界从头到脚泼了一盆冷水。
青岛港有色金属重复抵押虚假融资事件愈演愈烈,全球有色金属大宗商品价格随之大降。抵押物重复抵押是古老的金融骗局,大宗商品尤其是钢铁、铜、铝等是重要抵押品,因此屡屡出现重复质押虚假融资的造假事件。近两年,从华东到华南,出现了大规模的钢贸融资链条崩溃案件,操作手法令人眼花缭乱。
——摘自2014年6月《每日经济新闻》报道
仅就青岛港融资骗贷案已经披露的情况,涉案银行就有18家,漏洞金额超过百亿规模。而青岛港的事件绝对不是个案。青岛港融资骗贷事件只是揭开了黑幕的冰山一角。很快,波及全国乃至全世界大宗商品市场的强震就发生了。
图11. 中国大宗商品被用于融资
由于在2011年前后,围绕房地产,各行业对市场前景做了错误估计,导致在后续两三年内,普遍出现财务问题,缺乏提前准备(实际上从大的经济面来看准备了也没用)。用大宗商品反复抵押融资续命,以期试图拖过行情低迷阶段,成为了相关企业的唯一选择,杠杆甚至能放大到10倍。等到全世界反应过来,这个坑已经被中国挖了两三年。很快一大批国家就在前仆后继填坑了。
图12. “坑爹呢这是”
我们来看看这场世界经济地震的破坏效果:
图13. 有记录以来BDI指数最差走势
图14. 中国进口减少14.6%对其他主要国家的影响
中国的邻国与中国制造紧密相联。其他国家负责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非洲和南美洲负责提供金属及其它主要材料;巴西和新西兰则负责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其中巴西还包括经营国际铁矿石业务)。安第斯山脉采掘业和南锥地区的农产品(特别是大豆)出口都受到严重影响。英、法、意等几个欧洲国家所受直接冲击较小,但在奢侈品方面已经产生巨大压力。德国的奢侈汽车与精密机械受严重影响。
接下来我们速览一遍,受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后,几个非中东主要国家的当前状况,以此侧面了解经济地震在全球波及面有多广:
A.巴西
据英国《金融时报》,位于圣保罗州的坎皮纳斯已从当地的桑巴舞学校撤回用于狂欢节游行的公共资金。该市文化主管Gabriel Rapassi表示,因今年企业处境艰难,政市政府销售税收入急剧下降,已承担不起今年狂欢节高达32万美元的费用了。“2015年对我们来说已经很困难了,但2016年将会更糟糕。”
巴西在2015年仅在案的失业人口就达到800万(巴西人口2.02亿),按巴西地理统计局的预测,2016年失业率将达到10%(水分仍然很大)。在2015年12月,惠誉下调巴西债至垃圾级,上任不到一年的财政部长眼看背不起黑锅,宣布辞职。总统罗塞夫被控隐瞒预算赤字规模面临国会弹劾。按预测,巴西在2016年经济将缩水2.5%-3%(2015年增长率为-3.71%)。同时,受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近期的股市影响,巴西股市暴跌,而这已经是IB连续第三年下跌。
图15. 巴西股市暴跌
此前,作为世界最大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商的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大幅裁员。2015年巴西汽车销售量剧减130万辆,而这一数字相当于墨西哥全年新车销售量。而就在如此紧迫的环境下,为了保住民调,罗塞夫还在向国会递交提高最低工资的法案来撒福利,哪怕这项法案意味着47.7亿雷亚尔的财政窟窿。不过考虑到巴西雷亚尔兑美元汇率已经在一年半里跌了70%,成为2015年16个主要国家货币中最差的,高消费率的巴西积弊日久,无能政府除了开动印钞机撒钱来延缓消费市场萎缩,也别无它法。而正如委内瑞拉、阿根廷的所作所为一样,这一行为持续下去将严重损害货币信用,并进一步破坏巴西对外贸易公司的经济状况。
这是巴西百年不遇的经济大萧条。
B.俄罗斯
油价此前一度下跌到了27美元/桶,而俄罗斯今年年初还是按50美元的价格制定的全年国家预算。2015年俄罗斯经济增长率为-3.7%,IMF按35美元油价对2016年俄罗斯经济预期为-1%。现在看来,如果油价进一步维持在20+一线,俄罗斯崩盘很快就要来了。
普京在油价下跌的一年半以来,仍然不忘在国际舞台秀肌肉刷存在感,然而普京对俄罗斯的经济显然并没有几分信心。在本月17日,企业家和金融系统座谈会上,普京坦诚,目前俄罗斯遇到的严重困难,也许是近十年来之最,俄经济从未遭遇到如此艰巨的挑战。——注意,这还是在中国已经大放血救助的情况下。
“面对更加低迷的原油价格,我们要准备好面对市场。原材料价格更加低的状态下,我们的工业体系,应开始调整生产结构,尽管条件十分困难。”——到了这个时候普京才想起来十多年前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然而已经没有什么卵用了。历史既然要抽脸,就要抽到连哭都找不着坟。
——普京这话是不是有点眼熟。
C.澳大利亚
由于大宗商品跌跌不休,澳大利亚经济在2015年一度也濒临崩溃。澳铁矿石出口一直以来占据世界2/3以上,在中国需求跳水后,澳大利亚也跟着进了坑,外资纷纷撤离。澳大利亚凭借10年间的铁矿石繁荣市场,吸引了大量移民。购买澳大利亚房产用于移民与投资,以中国人为最。随着中国经济数字开始难看,澳元一路走低。按24日最新消息,由于国际监督机构认为近期存在大量非法资金通过房地产和名贵珠宝买进澳大利亚,澳政府已经被迫考虑启动反洗钱监管(从2003年就承诺加强反洗钱措施,但一直没兑现)。——事实上是大量的中国买家,由此可以管窥中国国内的经济基本面已经持续恶化到什么地步。
由于住房相关的装修、家居用品等消费数字尚且看得过去,澳大利亚经济跌至数月前开始进入平缓期,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缩水,下行压力仍然不小。由于缺乏历史相关积累,澳大利亚经济转向非矿业的难度将非常大,这一进展注定需要漫长的过程。不过在一系列狂奔向坑的国家中,澳大利亚已经算是正面案例了。
D.加拿大
在2015年的头10个月里,加拿大经济有7个月不是缩水就是零增长。作为仅次于沙特与委内瑞拉的世界第三大石油储量国,石油行业占GDP达到10%。目前加石油主产区艾伯塔省一片惨淡。眼下看新当选的自由党,也对此无计可施。
而回头看加拿大目前的勉力维持的经济形势,除了在2015年第三季度受原油及天然气价格短期反弹提振,使GDP增长有所回暖,并无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支撑点。零售、金融和房地产成为了加拿大唯一向好的几个经济领域。
加拿大半死不活的经济状况下,隐藏着相当多的问题。首先是房地产方面,由于数年来新建房屋增长,多户公寓已经创造历史纪录。加房地产最大市场多伦多在近年来增速已经放缓,而西岸温哥华地产业只是维持了稳定发展状态。地产业放缓从加拿大抵押贷款信贷市场持续下滑也可以得到印证。作为高家庭负债率的国家,加拿大的家庭负债/收入比,在2014年就已飙升至150%。而近几年其他类型债务也在急剧增长,这意味着,如果接下来加拿大房地产业不能继续支撑经济增长,相关金融风险将快速蔓延至多领域,酿成更严峻的危机。
E.除上述几个国家外,体量较小的乙烷国家,如委内瑞拉、阿根廷以及接下来的智利等,就不赘述了。欧洲开动印钞机后,经济恶化状况刚有缓和就面临了过百万的难民潮。随着难民进一步涌入,不仅严重拖累欧洲各国有限的财政,出于安保与防止难民压力增长,多国已经开始管控甚至封锁边境,申根协定正在面临空前挑战。如此以邻为壑的形势继续下去,势必将造成以希腊为首的债务风险较高的几个国家陆续崩盘,欧元区将分崩离析,陷入不可逆的大衰退。欧洲正在面临从经济到政治的全面危机。
概述了一遍排队进坑的世界,我们回头来再看OPEC油价暴跌的成因,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不过基于对油价下跌机制众说纷纭的现状,我们有必要再谨慎梳理一遍。
关于2014年的油价腰斩,当时如中金等主流金融机构分析均认为是由利比亚港口开放恢复石油出口、美国页岩油产业增长、OPEC增加产能等因素导致。分析者针对铜、铁、铝等大宗商品跌幅仅在10%-20%之间,油价下跌达50%,做出预判:认为供给端影响权重达到70%-80%,由于美国市场态势良好,而低油价有利于世界消费市场复苏,对2015年做出了油价反弹的预判。
这样过于乐观的判断是草率而不负责的。事实上利比亚石油出口量在2014年不过是日均60万桶的规模(2015年下跌到40万桶),而2014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量约为9300万桶,利比亚的影响幅度甚至不到1%。美国页岩油产量峰值不到日均600万桶,勉强可以算是重要影响因素,然而也无法解释为何伴随油价下跌而减产,还是不能完成市场再平衡。至于所谓OPEC增产,从后来的统计数据来看,2014年下半年度实际是在减产。
就算在2015年度OPEC日均增产150万桶,考虑到美国页岩油产能削减,世界石油供应仍然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仅仅从供给角度影响来讲当前油价形成机制,显然说不通。
供需数据方面,乍一看似乎供大于需的情况并不严重,日均也就在170万桶左右,仿佛也并非主要影响因素。然而现有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低油价带来的囤积需求。消费市场的需求状况很难给油价反弹提供长期支撑(高囤积量更加重长期利空)。在美联储加息后,美元定价的石油因为美元更金贵,而在市价上进一步下挫,加之伊朗重归供给市场,预计2016年出口量将在半年内达到日均400万桶,石油市场的低迷仍将维持很长时间。
归根结底,是中国带头的经济跳水,把世界油价从飘飞的风筝拽落了地。世界大萧条正在一步步彰显它的力量。
3.中东地缘秩序的全面崩溃
“当我们集中精力消灭‘伊斯兰国’时,却有人言过其实地说这是第三次世界大战,这种说法正中某些人下怀……如果本届国会真的希望赢得这场战争,同时向我们的军队和整个世界传达反恐决心,你们就应该授权军事力量介入对抗‘伊斯兰国’”。
——奥巴马于2016年01月12日最后一次国情咨文演讲
与共和党换着花样黑奥巴马政府不同,奥巴马是冷战后最杰出的白宫领导人。虽然奥巴马主推的医改法案,因覆盖贫困人口带来的企业、财政负担,医疗相关资本的游说,保险业负担加大的抵触,以及政党间撕逼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仅落实了若干修缮后的条款;但在国际政治与经济建设等多重领域,奥巴马都成功带领美国率先走出泥潭稳定了美国的经济状况。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在一片低迷的情况下,美联储已经可以通过加息手段从全球吸引资本,抽各个经济体的血。这里面最直观的是4轮QE作用,但奥巴马从军事外交领域节约的开支也功不可没。
在国际外交方面,奥巴马政府主要还是在给上一届布什政府收拾烂摊子。按此前据美联社统计,截止美军2011年12月15日正式从伊拉克撤军,战争共造成近4500名美军官兵死亡,超过10万伊拉克人丧生(另有负责后勤保障与运输的承包商方面的几千人死亡)。按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计算,伊拉克战争的最终成本——包括军费、使馆开支和重建及援助等,为8146亿美元,阿富汗战争为6856亿美元。但是按布朗大学沃森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来看(《战争的代价》),伊拉克战争耗费美国1.7万亿美元,退伍军人福利及支出达4900亿美元。考虑到战争费用多以借款形式支出,到2053年累计还款总额将高达3.9万亿——2014年美国GDP为17.42万亿。与此同时,21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万亿元)的重建计划大部分失败,多数资金花在安保上或被浪费。
而在2003年,布什政府估计战争成本约为500-600亿美元。
管挖不管埋的共和党无视布什政府遗留下的巨大战争赤字,在2014年赢得中期选举后,针对奥巴马大幅削减中东、欧洲等地区的军事支出,关闭15个欧洲军事基地(为了每年省5亿)等行动,斥责奥巴马政府外交软弱。讽刺的是,就在2012年,共和党还曾起草了削减军事支出法案,指责奥巴马政府未能将更多的预算转向国内开支,损害了中产阶级利益。——真是反复无常的党派政治嘴脸。
21世纪头十年的两场中东战争消耗了美国巨量的财力物力。事实上考虑到新产业技术投资点缺乏,经济基本面持续恶化等因素,中东战争实际上成为了2008年次贷危机的主要长线原因之一。
从全球地缘制衡战略视角来看,中东一时一地的问题对美国而言无足轻重。由于在中东“失去的十年”里,中国快速崛起带来了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地缘重构,美国影响力持续走弱,世界在下一个十年全面进入G2时代几乎成为定局。摆在美国政府面前的,是不得不选择的全球战略向亚太地区转移,而完成这一布局至少需要数年之久。因此结合上述美国国内财政问题,白宫从中东地区小步快跑全面撤退成为了上一轮金融危机之后的必然。
萨达姆政权的倒台直接打破了冷战后逐步形成的中东势力平衡。在2004-2013年间,中东的稳定实际上是依靠美国的持续耗资维持的。因此,美国战略后撤直接导致了中东进入战乱。有武装的图谋扩张地盘,有财力的撒钱扰乱周边敌对势力局势。伊朗、沙特、土耳其、以色列都在频繁搞小动作。伊朗的输出效果是伊拉克政府什叶派力量做大,并为胡塞武装提供大量援助颠覆了也门政府;沙特则无差别向反什叶派武装撒钱,尤以叙利亚几十个武装团伙为主,ISIS就在这一过程中强势成长。以色列的犹太财团频繁游说美国国会,意图影响美国政治路线,对伊朗施压。
2013-2015年度中东的关键词是ISIS。
截止2015年年中,美国对伊斯兰国发动的空袭,累计已有六七千次。按出动飞机架次算,这样的空袭规模几乎等同于让ISIS主要武装力量人均摊上一枚激光制导炸弹,就算一枚炸弹只能炸死两三个人,ISIS也早该灰飞烟灭。然而事实显然并非如此。那么,这里面的故事就显得很耐人寻味了。
美国现役主力机型为F16、FA-18两个系列。这些飞机支撑了美国长期以来的军事打击行动,平均累计飞行时长已经达到3000小时左右,机体普遍疲劳状况严重。虽然经过不断换装维护,把使用寿命一续再续,然而伴随F35系列战机项目进展不力,美军正在面临即将无机可用的尴尬局面。
因此美国针对ISIS的空袭行动,基本浮于形式,雷声大雨点小。空袭密度甚至一度低到每日6架次。而由于美军飞机从南向北飞行将首先穿越伊拉克政府控制区域,ISIS情报人员可以轻松利用伊拉克政府的雷达预警系统提前得知打击行动的信息,让后方人员采取规避反应。由于空袭主要针对如车辆等大型移动目标,得到消息的ISIS武装人员可以轻松就地卸货,放弃车辆,人员四散隐蔽。
为了掩饰嘴炮式空袭,美军甚至动用了F22来回飞几遍来哗众取宠。然而F22狭小弹仓也就能携带250磅的小直径炸弹,这还是多亏GPS制导炸弹技术进步使得GBU-39这样的炸弹成为可能,F22也因此才勉强具备对地攻击能力。
图22. 2014年9月,美国国防部在twitter上的官方账号公布了F-22战斗机空袭ISIS目标前后对比图像
图23. 2014年9月,美国国防部在twitter上的官方账号公布了F-22战斗机空袭ISIS目标前后对比图像
通过美国国防部官方公布的空袭行动图像,我们可以清晰看到F22在空袭行动中发挥的重大效(笑)果——对ISIS建筑物的打击,和没炸差不多。
而ISIS应对美军的零星空袭,也迅速调整了战术。在摩苏尔以北地区,借助地质便利条件,尤其是北部地区的山区,通过频繁挖掘囤积坑与掩体,将车辆机动运输分散为短途运输,灵活对抗美军。美军很快就发现地面可打击目标迅速减少。而在缺乏攻击引导的情况下,美军也无法采用钻地弹实施打击。
以上仅仅是我们从技术面分析,美军即便选择打击,也是有心无力。然而事实上考虑到宏观层面因素,经济重振压力、财政赤字与战略后撤等,美国实际上连打ISIS的心都没有。仅仅是奥巴马迫于国内、国际压力,不得已做做样子。
ISIS的另一条战线是在叙利亚的多方混战。
长期以来,叙利亚巴沙尔政府作为什叶派的地缘支撑点,与伊朗方面一直保持紧密联系。对此抱敌视态度的沙特、以色列等国均对叙利亚境内反对派武装力量提供了大量援助,ISIS正是其中被援助的重点。在ISIS成为国际公敌之后,以色列还公然在戈兰高地上力挺另一支反对派武装。
在多方拆台之下,巴沙尔政府形势很难看,不得不向阿拉维派传统聚居地收缩。普京在面临国内经济严重下滑,欧美联合制裁,舆论反对声浪渐起的内外交困压力下,亟需一场战争来提振政府声望,同时转移舆论焦点。
俄罗斯凭借技术代差一样的军事力量优势,通过空袭轰炸,及火箭炮覆盖式轰炸,以打击ISIS的名义对巴沙尔周边的叙反对派力量予以重挫。稳住了巴沙尔政权岌岌可危的形势。
叙利亚焦土战争打到现在,叙利亚的废墟作战,在俄罗斯强力空袭下已经转入更残酷的坑道作战(甚至已经完成了县与县之间的坑道连接)。叙反对派与政府军的作战形式早就从最初的明露火力点地面攻坚,进化为层出不穷的暗桩火力、假目标与视线遮蔽形式并存的废墟游击(甚至有在巷道中竖起大巴,用以遮挡高位侦查点视野)。叙利亚地面战场已经成为纯粹消耗有生力量的绞肉机。即便伊朗已经完成了成建制数万人的叙利亚什叶派民兵建设,仍然只能在地面战场完成点状驻守。
长期以来,土耳其对IS的暧昧态度众所周知。比如在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开放的事情上,土耳其与美方一直在扯皮,以不许支持库尔德武装为条件换取对美开放基地(后来开放基地果然搁浅)。IS利用土耳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监管,完成黑市石油交易、人口贩卖,以及对欧亚多国武装人员招募(经土进入IS的外国武装人员大概占了六成)等等活动。土耳其的目的无非就是借助IS的力量耗干库尔德武装——而库尔德工人党(PKK)在叙境内组织民主联盟党(PYD),也是仅有的与IS对抗的地面力量。
藉由美方公开力挺库尔德势力的缘故,土耳其不得不在年中公开宣称参与打击IS行动,以此试图换取美方对库尔德势力的撒手——最终也确实达成了目的:在土方宣称对IS的空袭行动中,超过80%的炸弹扔向了库尔德军队,美方对此不闻不问。尤其在库尔德武装在艾因阿拉伯(科巴尼)血战并攻克后,ISIS在战略上失去重要节点支撑,叙利亚境内的ISIS全面向西收缩战线。在此基础上,土耳其方面更有动力帮助ISIS稳固局势。
正是在各方进行这样错综复杂的角力过程中,IS才得以延续自己的小日子。从最初莽撞的扩张地盘到碰了几次钉子后,IS也摸清楚了“假打”的各方的底线。于是,控制了6个产油区的IS,以超过8500辆运油车的运输规模,在土维系着高达每月近亿美元的黑市石油贸易额,提供4000万美元的月收入,同时购买武器弹药以及招募作战人员。稳定的收入才有稳定的薪水,几万人员维持数百美元的月薪,再加上更庞大的后勤物资消耗(包括在北非加速扩张的投资),光靠在打烂的焦土上设卡收税是根本维系不下去的——事实上IS最初的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薪酬普遍高于“同行”。
由此可见,完全可以通过大量空袭IS产油区设备及其石油运输车队来达到重创IS的目的,但各方此前并没有这么做,这样的态度很值得玩味。这意味着,在各方眼里,IS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借着打击IS的大旗完成中东版图的再次切割;至少在其中一方有信心重建中东地原生态之前,IS不会被打干净。
据中新社电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23日向记者表示,俄罗斯战机5天内已经在叙利亚摧毁了向“伊斯兰国”(IS)工厂运送原油的1000多辆运油车。科纳申科夫称,俄军在空中侦察期间发现拉卡居民点附近有2个车队向IS控制的石油加工厂运送石油。仅苏-34战机就摧毁了约80辆汽车。
——摘自2015年11月23日消息
2015年11月24日,俄罗斯一架苏-24战机在土耳其与叙利亚边境坠毁。事后,双方确认了这一消息,并先后表示,该架战机系被土耳其F-16军机击落。土耳其方面则辩称,该国有权击落侵犯领空的外国战机,其立场似乎显得十分坚定。然而,事件发生不久后,该国突然宣布紧急召集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大使。
——摘自百度百科[11·24俄罗斯战机被击落事件]
我们把事件的时间顺序串联起来,会发现一些隐藏的逻辑线。如果一系列事件按时序存在因果关系,即土耳其击落俄军战机,是因为俄军多日来连续对油罐车队的轰炸,这说明,大量油罐车车队的来源中,恐怕多有土耳其寡头资本的参与。按一辆油罐车高达40万美元的价值来算,俄罗斯用一周时间炸了上千辆油罐车,实际上让土耳其吃了不小的暗亏。
于是,就在俄罗斯花样虐叙反对派(尤其是其中土耳其支持的土库曼武装),轰炸ISIS油罐车车队断了巨额的土耳其寡头势力的石油黑市财路之时,土耳其实在坐不住了。经过精心谋划,完成了击落俄军机的完美表演。预先扛着“长枪短炮”在边境山地等着的摄影师,晴朗无云的拍摄天气;美俄均有重要国际会晤的时机——各方领导人在会议直播的第一时间被媒体逼迫对突发事件表态。土耳其政府可谓用心良苦。
然而俄土摩擦让这样的平衡局面有了玩脱的趋势。普京首先把土耳其在俄主营土建工程业务给断了,土耳其为此将损失一大笔侨汇。俄罗斯从假打渐渐变成真打,试图用撕破这层脸皮在制造舆论攻势(实际上抖搂出来长期的IS石油贸易观察资料是自黑),同时削弱IS的力量会相应减少库尔德方面的压力。对于油气资源高度依赖海外市场(超过九成)的土耳其,此举也意味着从IS运送入境的每年超过300万吨的廉价石油进项在俄罗斯空袭下被砍掉,这对2000万吨石油年进口需求的土耳其来说的确是件头疼的事。为主动避免俄罗斯方面的能源威胁,土耳其正在积极谋划进口替代。
通过土耳其击落俄军军机的事件里,我们还能察觉到另一层问题。土耳其虽然把事情做得干净漂亮,但这样的摩擦带来的对土耳其经济损伤并不能有效止损(毕竟油罐车队已经炸了)。而按一般政府办事流程,这样的空袭行动如果在内部是预先公开的,无论是外交部、军方乃至各领域对外经济部门都会明确反对这种后续代价高昂的举措。这就意味着,土耳其政府实际上是不完全的政府,里面存在错综复杂的寡头-政客关系。
而中东地区流出难民大量聚集于土耳其,土方也对此不乏运作的意思。欧洲为了阻止难民规模进一步扩展,试图把难民挡在土耳其,截止2015年年底,已经给土耳其支付了超过三十亿美元的资金。土耳其完全有空间凭借难民形势“威慑”欧盟,要求欧洲列国为土耳其站台。
在临近2015年尾声之际,也门局势终于发生惊变。
萨勒曼的王位岌岌可危,排队进坟的王储对新任沙特王形成巨大的内部威胁。在任的沙特国王萨勒曼已经被公布患有老年痴呆症。目前执掌沙特大局的是以副王储萨勒曼王子为首的一批少壮派。由于沙特皇室人员庞大,以及王位传承制度的历史积弊,萨勒曼王子同辈中,觊觎王储的皇族层出不穷。在石油大战使各产油国内部问题激化的背景下,困境的萨勒曼急需一次军事胜利来巩固统治。
乍一看来,军费超过俄罗斯的沙特,对付也门这样弱小的邻国,封锁海岸线与陆军挺进作战似乎都轻而易举,然而事实的发展超乎所有人想象。在历经近一年的作战中,沙特非但没打掉胡塞,反而促成了也门各部落武装力量与胡塞的联合,并最终被也门扭转局面,进入僵持期。坑爹价买来的美械更是在胡塞武装打击下露出花拳绣腿的实质,成为天下笑柄。本来打的一副挟天子令诸侯的如意好算盘,到最后不得不让哈迪流亡政府出面请和,售卖7000亿美元外汇的战争基金——狗血宫斗剧终于把沙特多年来的大国泡沫戳的支离破碎。
4.路在何方
2016年头一个月里,中东有两大重要事件成为全世界焦点。
其一是拉马迪之战。伊拉克政府军在1月份夺回了2015年失守的中部重镇拉马迪。美国训练的伊拉克特种部队在美军空中力量掩护下夺回拉马迪,意义不仅仅是一场漂亮的战役或一城一地的得失,更深远的含义是奥巴马政府试图以此证明其军事外交策略的正确性,即在不依赖伊朗以及不听从共和党派驻地面部队的主张,仍然可以取得重大战略进展。
然而拉马迪战役的胜利首先应归功于俄罗斯持续八千余架次的轰炸,严重削弱了叙利亚境内ISIS的军事力量。俄罗斯介入叙利亚战争的武装力量是原本用于对付东乌局势的军队,是俄罗斯仅有的精锐。普京很清楚以俄罗斯的财力根本无法支撑地面战争展开后的高昂代价,因此明智选择了驻守拉塔基亚港——这里面或许有着上一次苏联阿富汗战争的教训。
美国此前在伊拉克训练的大量武装力量实际上成为了阿巴迪掌控的较为独立的军队。而这几个师的军饷是南部巴士拉油田提供的,因此对于防卫拉马迪或反攻中部地区毫无动力。此次拉马迪反攻战,以集中培训的伊拉克特种部队为先导,空中力量跟进重点打击,是美国在长期砸钱无果之后吸取的战争教训。而下一步如果想北上摩苏尔,由于摩苏尔的人口较多,难度会有很大增加,而且还涉及与库尔德武装的协同作战,战术复杂程度的提升对美军来说是不小的难题。何况ISIS进入战略收缩期,主力部队退居摩苏尔以北,进入掩体作业筹谋持久战,被战略放弃的拉马迪并不算什么难啃的骨头。因此,同样的战役胜利很难一而再、再而三地复制下去。
更大的问题在于城市的战后治理与驻防。从美国现代军事史来看,战后治理上,除了在二战后的日本管理比较成功,几乎没有其它成功案例;而日本的成功还是因为日本官方宣布投降,中层技术官僚全力协助的结果。打烂的阿富汗与伊拉克的战后管理步步难行,对于地方宗教、权力及有军事素养的战斗人员等状况一无所知,无法有效借助地方力量,是美国在战后管理上不断失策的根本原因。此次拉马迪战役,虽然美军宣称将把后续治理交由当地逊尼派长老会负责,然而城市的驻防需要成建制的正规军——这又回到了美国在伊拉克培训武装力量接连无果的老问题上。因此白宫方面虽然有意以拉马迪战役作为样板,重新为民主党拉分,然而恐怕一旦遇到艰难战局与高死亡率,这样的战役模式会迅速折戟。
按此前CIA的统计估计,伊拉克的什叶派民兵规模达到12.6万人,是政府军的2倍。战斗素质较高的什叶派武装并没有在对抗ISIS上有什么显著行动,而且这批由伊朗军官手把手训练出来的武装力量,有大批人员目前在伊朗境内。在奥巴马任期内的最后时间里,根本无法在伊拉克完成进一步北上,拉拢库尔德人制衡什叶派力量。像拉马迪战役这样,以团级武装优势,不惜成本动用B1B这样的战略轰炸机(A10的留空时间短,B1能达到10小时),耗时两个月清理外围,攻克营级防守方,恐怕也就只能玩这么一次了。毕竟在最后的任期里,奥巴马首要是保证在伊拉克的战略不丢分,没必要为了赚取政治成绩来承担更大的失分风险。
第二个重要事件是中国领导人出访沙特、埃及与伊朗。
经济基本面的持续恶化正在逼迫内外交困的沙特皇室铤而走险。在2016年1月里,沙特以反恐名义公开处决47人,其中包括知名什叶派教士耐尼尔。伊朗举国震动,并发生了群众冲击沙特大使馆的事件。其后沙特宣布与伊朗断交。
沙特在面临经济-政治危机时拿什叶派开刀有多重意义,其中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影响,就是沙特的什叶派聚居地刚好是沙特的石油主产地。从伊朗角度看,伊朗政府后续的处理行为,在事后果断抓捕冲击沙特大使馆的涉事人,并指责其中包含沙特间谍在伊核协议关键时刻制造事端等等,恐怕沙特方面不无相关战略考虑。如果成功通过蓄意制造政治事件激起伊朗政府方面反弹,沙特联合以色列的财团对美国国会施压将得到进一步助力。不过奥巴马政府在外交上一贯坚持既有道路,犹太财团的游说并没有阻止伊核协议获得解决,伊朗在主要经济活动上获得解禁的这一进程。其后白宫在翌日对伊朗实施了弹道导弹制裁,但这次仅仅是对部分企业及个人进行象征性封锁,伊朗已经强势回归世界石油市场。
形势剧变,剑拔弩张之际,中国人来了。
当地时间21日,正在埃及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将向中东国家提供550亿美元资金,用于向中东地区提供多个专项贷款及设立共同投资基金。另外,中国将向巴勒斯坦提供5000万人民币的无偿援助。中方还将培训1000名阿拉伯青年领袖,培育中阿政治领军人物。他强调,中方在中东不搞势力范围,而是推动大家一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摘自2016年1月22日新闻
按已公布的数字,中国此次访阿,在埃及签署了15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包含轨道交通、重点大型建筑及能源等多个领域。对沙特与伊朗的投资规模暂无准确数据,但考虑投资领域相近,总体投资规模应与对埃投资只多不少。
随着国际对伊朗制裁解禁,伊朗与沙特在石油出口上陷入囚徒困境。可以说,不论是在国际政治关系上前途不确定因素较大的伊朗,还是在财政全面恶化同时陷入战争泥潭的沙特,都是风险极高的投资市场。伊朗由于成功完成了伊斯兰世俗化改革,加之在中东地区的扩张偏重世俗化意识形态输出,撒钱同时兼顾军事武装人员的战术教育输出,因而从长期博弈上占据了上风。沙特一贯以纯粹撒钱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在经济面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沙特政府已经在按29美元/桶的油价制定2016年财政预算。对应的将大幅削减国内福利开支,电力、汽油等价格将会有不小的增长。萨勒曼王子在折戟也门之后,很有心重新在内政经济建设等领域重新找回立足点,正在筹谋一揽子大刀阔斧的改革计划,而这些计划如能真正落实,必然触动从王室到平民的大量基本盘利益。
智能机的普及让青年看到了更广大的世界,独立意识大幅强化,同时不满诉求的交互扩散效果对传统政权几乎是颠覆性的。2011年前后中东地区的街头革命,智能机普及有着直接助力。而沙特目前尚未渡过智能机浪潮的冲击。随着人口高度年轻化的沙特青年的成长,政府雇员覆盖超过7成人口的沙特政府,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如果下一步沙特不能妥善解决国内经济危机,信息时代政治浪潮将成为压垮沙特王室的最后一根稻草。
至于埃及,虽然塞西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兴土木开凿运河提振社会信心,但本身并无稳健的经济增长点,靠面子形象工程强行“强国”是不可持续的,投资前景也很差。
差的不单单是经济前景。中铁建前些年在沙特总包轻轨项目,亏损了四十多亿美元。在这些国家的基建投资有很多通病:拆迁不力,采购黑幕(指定采购单位),以及可预见的项目进程中的更改调整带来的增加工程量等等——这些都将使投资亏损风险不断被放大。更关键的是,基础建设工程的周期较长,沙特与埃及存在的潜在政治危机必须被考量——然则结果是我们看到第二共和国的票子像假币一样愉快地撒了出去,仿佛还赚了莫大便宜似的。
这种行为只能证明中修的经济投资点有多么稀缺。哪怕明知风险极大,也不得不抄底一次中东试试。至于在伊朗和沙特两头下注一般的投资,反正年景不好有钱就行,大家也就默契地揭过了。
我们再来看美国总统大选之争的两个焦点人物希拉里与特朗普。民主党希拉里如果上台,自然不会推翻此前奥巴马定下来的战略后撤路线,对伊朗与沙特的白热化对抗只会采取隔岸观火的非干涉性立场。而特朗普与一般激进共和党人不同,充满争议的特朗普是美国有名的富豪,有相当的经商经验积累,对美国社会有广泛而深入的了解。同时特朗普还曾是NBC真人秀的节目主持人,很懂得如何讨好听众。因此特朗普在大选中口无遮拦,做了很多拉民调的演说,在政治立场上很倾向回归于孤立主义——由于美国的资源天赋在大国中举世无双,关起门来搞内部经营的非干涉外交路线在当下很有市场。因此如果特朗普成功晋级,也不会对现有的白宫外交路线做太大改动。
5.不是结语的结语
沙特与伊朗的地缘之争还将继续很长时间,总体来看未来几年总体形势对伊朗利好。油价虽然在近期受多头拉升与寒潮能源需求增加(其实由于高囤积量,寒潮并不会真正形成有效需求,但短期内会形成市场盲动),油价有小幅提升,再度回归到30+,然而直至中国经济触底反弹之后(可能要等到2018年),国际石油市场基本面不会得到强有力的向好发展。
1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15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为6.9%。对数据可能“掺水”的质疑,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回应称,中国公布的GDP数据真实可信。……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日报》记者提问称,过去一年中有媒体和机构对中国GDP增速的真实性提出质疑,“甚至有人认为中国GDP真实增长可能在5%以下”。——摘自2016年1月20日相关新闻
在这样对未来世界经济持续悲观的预判下,我们再看中东局势,不确定因素更多。如果OPEC成员国中,主要产能方之一率先撑不住而爆发内乱,不乏出现总供给量缩水而提振油价的可能——事实上OPEC现在各国挺住了不减产就是在互相耗,因为先减产的一方不仅减少了石油出口金额,还会被其它国家挤占市场。但总的来说,只要以中国为首的市场不能提供有效增量,石油市场的低迷将不断延续。
中东的地缘生态,如果不能凭借本轮大萧条,围绕伊朗主推的世俗化进程重构,传统宗教统治的问题被继续掩盖的结果,就是在未来一次次的石油危机中不断以血的形式来填补。
由于本稿是在周末两日内仓促赶工,很多地方未尽详实。不足之处还望海涵。希望笔者的一点微不足道的劳动,能够对大家有所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