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倩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385161/answer/83815263
这问题内回答的美粉鳖粉真是一个比一个秀下限,不值一驳。苏联不能生产汽车薄板?当年仿照TU-4时砖家宣称苏联不能生产B-29蒙皮,然后苏联一年不到就把东西拿出来了。
什么,你说铝合金蒙皮跟汽车钢板不一样?那么MIG-25可是不锈钢蒙皮,因为不锈钢比铝合金更重,它的蒙皮要求轧制得更薄,汽车钢板比MIG-25的不锈钢蒙皮技术更高么?(MIG-25——Ye-155 1960年研制,1963年造出第一架原型机)
苏联究竟能不能生产汽车钢板呢?
看看战前生产的GAZ-AA卡车和GAZ-M1轿车不就明白了?苏联是进口哪家钢板实现汽车产量世界第二,欧洲第一的?难道西方资本家把钢板做成汽车获取的附加值不如把钢板卖给苏联获取的附加值?这是黑苏联?还是黑西方汽车工业呢?类似的情况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比如某些砖家为了黑苏联石化工业说二战苏联不能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然而战前苏联装备的新一代战斗机已经使用压缩比达到7-8一级的发动机,西方同级别的发动机都要用高辛烷值汽油,如果苏联能够造出烧低辛烷值汽油的高压比航空发动机,岂不是掌握了超过西方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可见如果要黑苏联石化工业,就会变相吹捧苏联发动机工业,同时黑西方发动机技术。再比如某些人头脑里形成的范式——苏联工业傻大黑粗,电子工业落后。然而被贴上“傻大黑粗、电子技术落后”标签的苏联为什么能造出那些被贴上“工业精湛,电子先进”标签的国家造不出的高精尖装备呢?所以如果承认黑苏联工业“傻大黑粗、电子技术落后”的同时,必然又要夸大甚至无限拔高苏联的系统整合水平,于是又变成变相低黑西方系统整合能力。历史不是戏说,这些头脑里的范式伴随着的是偏见而非科学,一个人做事也好,一个国家工业化也好,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才能实现目标的,投入和收获是成正比的,没有戏说里那种投机取巧。
查阅高尔基汽车厂GAZ-AA的生产史就会发现很有趣的事实,1932年,GAZ投产时,由于配套企业尚无发提供足够的汽车钢板,最初的GAZ确实是用了胶合板车身。
但是后来批次中逐渐替换为钢制车身(发动机罩和车门为冲压加强筋的钢板,与上面的胶合板车身明显不同)
战时,由于汽车钢板供应紧张,GAZ-AA又对驾驶室进行了简化设计,缩小了钢制车门,后部支撑使用木质构架,帆布顶棚,即便这种简化车型,驾驶室和发动机舱主要部分仍然是钢板的,钢板用量还是高于早期型。(类似的简化我们同样可以在二战美国斯图贝克卡车上看到)
在苏黑眼睛里地球上只有2个国家,一个苏联,一个由美国代表的西方,最多还有一个在外星球上的中国(当然任何黑都一样,请自行替换对象,比如相信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某些群体,他们眼里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外国)。然后言之凿凿苏联进口西方工业品=苏联依赖西方技术。
然而他们完全忽略西方发达国家也大量引进别国工业品和技术,包括从苏联引进。比如,1978年之前苏联都是世界上最大数控机床生产国,消费国,出口国。比如法国航空领域达索就引进过苏联的专用模锻设备,DCN也引进过苏联的弯板机用于核潜艇建造,法国战后航发更是直接从偷窃山寨苏联RD-3起家。
苏黑整天挂在嘴上的东芝事件,却根本不知道671РТМ潜艇是在哪一年服役的,什么苏联加工大侧斜螺旋桨靠日本机床完全是他们自行脑补出来的,苏联70年代推出的2С85-62/63系统就可用于5轴联动加工中心,80年代Уникон-20系统可用于6轴联动,最大控制轴数达到8根。
2С42-61/65使用的МС1201处理器
МС2101端口
使用2С42-61/65的数控机床控制机柜
2С85-62/63使用Электроника-60М工控板
Электроника-60使用的KN1811处理器(算术逻辑单元)
Эльбрус-2处理器(1977年,世界上最早的超标量处理器)
在《铸造设备研究》1991-08 里的论文《苏联机床工业简况》,给出了一些数据:
自1985年以来,苏联向欧共体成员国出口了18000台机床。其中12000台出口到西德。1989年,苏联生产了13万台机床,其中2.2万台为CNC机床(注:机床产量数控化率为16%,低于日本的30%和德国的20%,但远高于我国1990年时的1.5%)。
1976年之前数控机床产量世界第一,之后被日本超过,但事实上苏联确是特种机床的最大生产者和消费者。
可见苏联并不需要依赖日本机床,买东芝机床只是为了省事,或者顺便研究一下西方相关领域的技术。美国也从瑞典进口高精度磨床。
又看见马公公像白痴一般地重复着米格25用电子管雷达的陈年老梗。世界上的雷达,除了最新的AESA用有源固态器件,有哪个不用电子管?哪怕宙斯盾的PESA雷达,里边难道不装行波管?别说米格25同时代的美国战斗机雷达一水电子管,就是F-14、F-15的PD雷达里也一样是电子管。马公公黑米格25雷达的时候,似乎忘记了世界上第一种机载相控阵雷达(PESA体制)是苏联研制装备米格31的 N007。
米格31装备的N007机载相控阵雷达
如果一定要说个拆开来让人掉眼珠的东西,某拿分立元件硅三极管堆出来的被吹上天的号称“中华神盾”的板砖倒算一个(当然好歹也是AESA,能拿TB90年代技术能堆出一个也是值得骄傲的,但5M拿这个玩意跑去对安装砷化镓MMIC的5П20К雷达秀优越,是去丢人么?),只不过说出来会让包括马公公在内的鳖粉不高兴。当然我们能够理解鳖粉一边吐槽米格29航程的同时,对着装着2台跟米格29同款发动机的31号撸了又撸,YY今天吊打F-35,明天吊打T-50。恩!我们理解这一种被称为“星辰大海”的情怀。
至于马公公说什么苏联50-60年代航空、航天尖端技术都是二战工业水平,我就呵呵了。二战技术发挥到极限是什么样子,看看纳粹德国那些被德粉黄纳吹上天的玩意不就知道了?8小时寿命的JUMO004喷气发动机,杀敌人也杀自己人的V2导弹,拥有二战先进工业水平的德国举国发疯也就搞出这么些东西,什么V3、银鸟,图纸上很好看,能造出来么?造出来能用么?50-60年代苏联工厂里大部分设备工装当然是二战、二战前就成熟的东西,哪怕现在你跑去大飞机的配套供应厂,保证还能看见630车52铣之类的通用机床(这类电动机床二战前就已经发展成熟了),难道说大飞机就是二战前工业水平的东西?但是没有战后的新技术,能够制造出载人火箭、3倍音速截击机、核潜艇、导弹?别的不说苏联晶体管技术发展和应用就不比美国晚多少,50年代末苏联海军研制的晶体管火控计算机已经能够将二战时占用一个舱室大小的机械模拟设备的功能缩小到一个箱子大小。第一代CNC机床苏联紧跟美国研制成功,大到米格25样机的机身框架,小到汽车花键轴、印染机的喷墨口,都开始采用CNC加工。如果说苏联原创技术,也有,电渣重融冶炼和焊接不仅是战后提高火炮性能的重要技术,也是制造运载火箭、核潜艇的不可或缺的技术。至于现在大家都熟悉的电蚀加工机床,也是苏联发明的,发动机燃油喷嘴就得靠这东西制造。
马公公说N1火箭失败是因为苏联控制计算机技术落后,是么?那么用今天的PLC控制N1能成功么?别的不说,燃料泵的响应速度和精度怎么提高?如果不能协调不还是要出问题么?黑N1的时候不要忘记,苏联载人登月花的钱不到美国1/10,就一玩票性质,能成功固然皆大欢喜,失败的话也就此收手,让美国人继续砸钱去。苏联人拿一玩票性质的东西就让美国人砸10倍钱去搞阿波罗计划造土星5号。如果能多来几次,保不齐冷战苏联就赢了(玩笑)。对探月来说,苏联用无人探测器完成探测和取样就够了,载人探月政治意义大于科学意义,就一性价比极低的政治秀。对当时的苏联来说少花钱是明智的。
马公公说能源火箭、T-72坦克、SU-27战斗机都是靠获取西方工业技术才制造出来的,这难道不是入前面已经指出的那样是在变相黑西方么?西方自己怎么不用这些技术造个廉价、可靠、顶用的运载火箭?西方技术那么牛逼为什么出口型T-72M都拥有900毫米防破,450毫米防穿复合装甲的时候,西方坦克只安装250-300毫米可怜的均质装甲?一直到冷战结束,西方复合装甲技术水平都没赶上苏联(西方60吨级坦克到90年代防护才赶上苏联40吨级坦克的水平)
前面已经举过一些例子了,可以说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苏联完成第三次产业革命水平的产业升级并不需要依赖西方,苏联是引进西方机床、设备,但同时西方也购买苏联的机床、设备(从战前的苏联单向引进技术,变成了一定范围内的双向技术交流),并不存在谁依赖谁。
真实的历史永远比某些人头脑里靠戏说形成的范式要复杂有趣得多。
——————————————————————————————————
言归正传,苏联如何赢得冷战。(以下内容可能颠覆某些人三观)
谈论苏联工业化,就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苏联基础建设成本高于西欧。比如说翻浆路,苏联并不是不想把公路修好,然而修好的公路一个冬春路基就被破坏了,修起来得不偿失,建筑也一样,成本几乎是西欧的两倍,而且冬季所有室外作业都得停止。车间室内采暖时间也比西欧长。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特别需要,根据比较优势原则搞市场经济俄国根本不可能工业化,工业化还不如种地(没有工业化基础卖资源都未必经济)。
俄国工业化也不是苏联时期才开启,19世纪80年代俄国就开始了快速工业化进程,19世纪末到一战,俄罗斯帝国工业增长率超出同时期的德国和美国。1885-1913年,英国制造业年增长2.11%,德国4.5%,美国5.2%,沙俄5.72%。到1914年,俄国工业总产值超过法国位居世界第四位,在某些关键领域,如钢铁、煤炭、冶金和工程技术方面则正在赶超最强大的几个西方国家。191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经济实力(欧洲地图外左下角:США——美国, Япония——日本)
日俄战争后的1906-1908年,尽管世界经济正滑入低谷,而俄国的工业生产力却在不断地增长中,三年间总计增长44.9%,其后的1909-1914年五年间增长率更是达到惊人的174%。到1913年俄国证券市场年增值率稳定在7.2%的水平(同期美国只有6.2%,这也就是为什么欧洲的银行资本纷纷涌向俄国的原因)。此外俄国工业的集中度要高于美、德,国防和铁路方面的大订单一个接着一个,极大地促进了重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会。国际贸易中,俄国的贸易量日渐增长,并一直处于顺差状态。
尽管发行了较多公债,但俄国仍然拥有充盈的财政体系,从1890年代以来其财政预算一直保持着无赤字的状态。到1914年俄国国家银行存有5亿金卢布,国外有6.66亿金卢布,卢布币值坚挺,在此方面俄国甚至位居英国之前,居世界第三。
1914年7月召开的第8届工贸代表上,工业界的代表们在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目前市场状态下,任何突发事件都不足以引发经济倒退。”国家预算在稳定增长(1909-1914年期间年均增长率为28%,远远超过英、德的14%),这标志着蓬勃发展的经济正在赶超世界强国。假如考虑俄国的工业增长率,哪怕对1914年后采用保守的数字,俄国经济将会在1925年之前成为世界顶级经济强国之一。
战前充裕的财政使得帝俄开始了雄心勃勃的为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海军军备计划。
在1895-1905年,海军军费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从4%增加到6%,这与同时代其他海军强国不相上下,但在日俄战争后海军获得的预算比例有所消减,以至1908年全年未开工新战舰,这还是20年来的第一次,到1910年军费降到预算比例的3.5%。1911年杜马通过决议同意为波罗的海舰队建造四艘无畏舰,为此将划拨1.196亿卢布。同时批准为黑海舰队的扩建划拨1.022亿卢布,其中8900万卢布将用于建造3艘无畏舰。至1911年如不考虑货币贬值,海军军费再次恢复到1906年的水平。
经济发展也保障了海军军费项目的绝对增长。作为《海军法案》的一部分,于1912年6月通过了舰队扩充计划(投入5.027亿卢布,其中1.244亿用于建造4艘装甲巡洋舰——战列巡洋舰),1914年6月针对欧洲形势和土耳其舰队即将得到显著加强的状况,杜马通过了“黑海舰队紧急扩充计划”,拨付1.056亿卢布,其中4240万卢布用于追加建造一艘战列舰。
当然不止是经费问题,要建立强大的海军还需要多种重要物资的持续供给,海军总参谋部(NGS)仔细计算了《海军法案》项目的总耗资,并于1911年将其连同草案一起呈递给沙皇。根据这一计算,3个波罗的海的海军中队的总耗资将达21.925亿卢布,其中14.04亿用于建造战列舰。黑海舰队的2个中队还需要额外支出,其中包括4艘玛丽亚皇后级战列舰和其他12艘战舰。预计到1930年俄国舰队将服役总共5个中队的战列舰(20艘),基于1911年的估计,其总费用将达到36.5亿卢布(平均每年2.13亿卢布)。
1908年与1914年主要资本主义列强的海军军费投入比,单位百万英镑(相比陆军,海军更直接地体现了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扩张的能力和意愿)
可以看见,战前伴随着工业化进程,俄国资本主义有了长足的发展,代表资产阶级意志的杜马也愿意投入更多经费用于对外扩张的海军。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国内农产品和日渐增长的工业品的出口商路(主要通过黑海——地中海海运),俄国的战略扩张方向也开始投向南方巴尔干和地中海,甚至于必要时可以放弃波罗的海的制海权。这一点体现在了海军大臣格利高里耶维奇递交沙皇尼古拉二世《1911-1915年舰队扩充计划》奏章中。1913年,俄国海军部和外交部开始制定俄国针对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攻略。海军总参谋部认为需要波罗的海舰队同黑海舰队采取联合行动。在必要时波罗的海舰队南下至地中海,可以从爱琴海方向攻击达达尼尔海峡,以配合黑海舰队从另一侧发起进攻。1913年6月,俄国同法国签订协议,俄国可以使用法属突尼斯的比塞大港作为军事基地。同样对于俄国而言,在地中海方向投放强大的海军力量还能够增加其在协约国中的政治砝码,有效地掩护“南翼”,为地中海航行的俄国商船提供护航。计划中俄国驻比塞大的地中海分舰队的规模也至少需要8艘战列舰和4艘战列巡洋舰。这可不是一个令人轻松的数字。可从另一角度来看,俄国的主要兴趣就在地中海方向,在1914年初,俄国就曾决定在地中海设立一个专属海军基地,选址位于帕索斯或莱姆罗斯,那里将配备维修船坞,泊位,防雷区和岸防炮阵地。这也意味着俄国计划将舰队主力集中在东地中海,甚至不惜放弃波罗的海。
可见帝俄的扩张野心并不是单单来自于沙皇封建主对领土的贪婪,而是更大程度上来自于国内资产阶级保护和扩张商业利益的动机。如果不对帝俄的资本主义发展和帝国主义性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不能正确认识苏联的工业化进程。
如果看一下帝俄的工业化,我们仍然能够发现后世苏联工业化的特点——依靠国家投资重工业——国防工业来推进国家工业化进程。
虽然面临工业化成本高昂的困境,但地处欧亚交接,面向四海的俄罗斯帝国面临着复杂的安全环境,也具备这向世界岛外围扩张势力的条件和动机。因此即便不考虑商业因素,俄国也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军事工业体系。这一点不仅对苏联来说如此(只不过苏联时代又加上了一层意识形态色彩),对帝俄亦如此,对今后的俄联邦还是如此。
我们可以看到拥有相对充足财政的帝俄,不仅自己大力投资官办军事工业(如海军船厂,彼尔姆炮厂,图拉军工厂,伊兹霍尔钢铁厂),也大力扶植像彼得堡的普季洛夫工厂、奥布霍夫斯基工厂,下洛夫哥罗德的索尔莫沃工厂这样的私有军事工业(类似官督商办),同时还引进外国资本对本国军事工业投资(如为黑海舰队建造战列舰的尼古拉耶夫的法俄船厂——利用法国银行贷款的俄法合资企业,与英国维克斯集团合资的察里津军工股份联合企业——即后来斯大林格勒的红十月工厂前身)。
而俄国对军事工业,及其配套基础建设和重工业体系的投资,甚至超出了本国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这样不可避免地,俄国必须向外国资本出让市场,一战前俄国40亿卢布的银行资本中有30亿属于外国金融资本的控股银行,主要是巴黎的银行(著名的三大银行:巴黎联合银行、巴黎荷兰银行、总公司)和柏林的银行(特别是德意志银行和贴现公司)。俄国两家最大的银行俄罗斯银行(俄国对外贸易银行)和国际银行(圣彼得堡国际商业银行),在1906-1912年间,把资本由4400万卢布增加到9800万卢布,把准备金由1500万卢布增加到3900万卢布,“其中有3/4是德国的资本”;前一家银行属于柏林德意志银行的康采恩,后一家银行属于柏林贴现公司的康采恩。善良的阿加德(1914年5月出版《大银行与世界市场》作者)对于柏林的银行握有大部分股票而使俄国股东软弱无力,感到十分愤慨。据计算,彼得堡各最大银行的全部“实力”为823500万卢布,即将近82.5亿;同时作者又把各个国外银行的“参与”,确切些说,各个国外银行的统治,划分如下:法国银行占55%,英国银行占10%,德国银行占35%。在这823500万职能资本当中,有368700万,即40%以上用于各辛迪加,即煤业公司、五金公司、石油工业辛迪加、冶金工业辛迪加、水泥工业辛迪加。1914年,沙皇政府举借外债达60亿卢布,每年仅支付利息就达2.6亿卢布,而广大俄国劳动人民并没有从俄罗斯帝国的军事工业化中分享到多少利益。 (如果按照今天某些“泛左翼”大湿的逻辑,当年帝俄哪里是帝国主义?明明是经济殖民地啊г_г,要知道今天中国3/4的银行资本可是国家控股)。
一战前俄国建设的军事工业-重工业项目分布
正在装配二十世纪初最尖端工业产品——大功率蒸汽涡轮机的普季洛夫工厂动力车间(普季洛夫工厂是当时俄国最大的军工联合体,也是欧洲最重要的军工厂之一,当然也是十月革命期间赤卫队的摇篮)
1912年落成的普季洛夫工厂重型设备安装车间(看过《列宁在十月》的人对这幢建筑应该有印象,没错,当年列宁就是在这里向普季洛夫工人发表演说的)
忙碌的彼得堡金属工厂装配车间内正在装配356毫米三联装炮塔(机电控制,液力传动,拥有35度仰角和弹性装填系统的这种炮塔是当时尖端技术的结晶,比英德战舰上的同类装置更先进)
奥布霍夫斯基工厂重炮车间内,重型镗床正在加工305毫米52倍口径舰炮身管
以说某种意义上,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是对被一战打断的俄国前工业化进程的延续。从这个角度来说,讨论如果不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道路的俄国工业化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实际上一战前俄国工业化到斯托雷平改革的失败已经给出了答案,在俄国搞市场经济,工业化不如种地。即便没有一战,畸形发展(相比苏联,帝俄工业才是更偏向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畸形儿)的俄国工业化也遇到了瓶颈(除非你认同那些战前的乐观估计)。与之相反,受到资本主义世界敌视和孤立的苏联比帝俄更需要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仅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也需要考虑进口替代,苏联工业在制造坦克、大炮、飞机的同时也必须制造大到汽车、小到牙刷、罐头、剃须刀、电冰箱、吸尘器(这些商品已经出现在30年代的苏联百货广告上)在内的消费品。因此,可以说苏联工业化进程并不是单纯牺牲消费品偏向重工业,相反斯大林时代苏联工业化进程相当程度上改善了苏联的工业结构,增加了轻工业和消费品生产的比重,也第一次使广大的劳动人民享受到了工业化的成果。
下面是一些30年代苏联商品广告:
但是正如前面所说的,苏联仍然面临着历史上困扰俄国的工业化成本问题。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法进行工业化是为了解决进口替代的问题。即便不考虑产品技术差距,向国外出口工业品仍然缺乏经济性。而出口必须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对于要广泛解决有无问题的苏联来说,有限的产业资源只能用在铺大摊子上,先做到大而全,而难以做到某一领域的专精,苏联又不像战后美国那样能够方便地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获取专业技术和设备。所以长期来看,苏联这样规模的国家如果维持进口替代的需求,其工业体系仍然能够自我循环自给自足,但其相对有限的产业资源无法获得对西方的优势,反而会被拉开差距。如果向西方开放市场,苏联工业化就无法持续(因为没有比较优势),苏联经济制度也会完蛋。
那么苏联如何能够赢得冷战呢?首先就要降低工业化成本、扩大产业规模、获取比较优势。单纯从工业化本身和经济规律出发,这是无法完成的,再多五年计划也无法完成。所以苏联的冷战成败关键在于意识形态——苏联并不是因为经济而完蛋的,相反苏联内部经济问题的关键在于它放弃了意识形态斗争,自动放弃了降低工业化成本,扩大产业规模,获取比较优势的努力。因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外部入手,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一旦苏联放弃阶级斗争、放弃世界革命,那么就等于宣判自己死刑,区别不过是暴亡还是慢性自杀而已。
苏联要赢得冷战必须跟西方争夺战后纷纷独立的第三世界产业人口,战后西方早消耗光了农业剩余人口向产业人口转移的人口红利,给西方资本主义续命的恰恰是战后第三世界农业剩余人口(最近,也是最后一波是中国农民工)。而苏联的问题与西方一样,在于产业人口的不足,如果是苏联而不是西方能够获得第三世界产业人口的支持,那么冷战的胜局就属于苏联了。但是西方可以通过成熟的资本主义金融和产业实力控制第三世界经济资源,苏联在这些方面完全缺乏比较优势,所以一开始通过支持第三世界解放而获得的政治资本在后来反而因为苏联放弃继续革命输得差不多。一般来说输出军事不如输出资本,输出资本不如输出思想。冷战开局苏联本来掌握最上乘的资源——意识形态,赫鲁晓夫之后却自动放弃了意识形态上的比较优势,用了最下乘的手段,苏联焉能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