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查理周刊》、巴黎恐袭到布鲁塞尔的恐怖袭击,一系列悲剧都把世界的目光引向布鲁塞尔的莫伦比克区。在这里,失意的穆斯林年轻人加入“圣战”,让莫伦比克成为欧洲“圣战者的温床”。3月22日,网易原生新闻通过一组照片,带读者深入莫伦比克区,探访巴黎恐怖分子的住所,挖掘“圣战之都”的成因。

布鲁塞尔莫伦比克区:欧洲“圣战者的温床”-少年中国评论

巴黎恐袭后,比利时警方在布鲁塞尔市中心地铁站进行警戒

尽管欧盟和北约组织都将主要办公机构都设置在布鲁塞尔,但距离欧盟总部步行仅25分钟的布鲁塞尔莫伦比克区,却成为了“圣战者”们的温床。马德里地铁爆炸案、《查理周刊》袭击案和比法高铁袭击未遂案都与莫伦比克有关。2015年11的巴黎恐怖袭击中,至少3名恐怖分子都长期居住在莫伦比克。

布鲁塞尔莫伦比克区:欧洲“圣战者的温床”-少年中国评论

巴黎恐袭后,比利时警方和反恐部队在布鲁塞尔市中心巡逻

其中一名恐怖分子名为萨拉赫·阿布德斯拉姆(Salah Abdeslam)。在巴黎恐袭当晚,本应身穿自杀式炸弹背心执行任务的萨拉赫因为胆怯放弃了袭击,将背心扔进了垃圾桶,并于第二天躲过警方检查逃回了布鲁塞尔。

布鲁塞尔莫伦比克区:欧洲“圣战者的温床”-少年中国评论

莫伦比克一处被警方怀疑萨拉赫藏身之处的住宅,住宅窗户在警方突袭时被破坏

比利时警方获得情报后,迅速在莫伦比克区展开针对萨拉赫·阿布德斯拉姆的搜捕,却并没有抓到萨拉赫本人。随后,萨拉赫·阿布德斯拉姆又数次逃脱了警方对他的围捕。

布鲁塞尔莫伦比克区:欧洲“圣战者的温床”-少年中国评论

巴黎恐袭后,警方突袭疑似萨拉赫·阿布德斯拉姆藏身之处时打破的窗户

2016年3月18日,比利时警方在莫伦比克发现萨拉赫·阿布德斯拉姆及其同伙的痕迹。在几轮激烈的交火后,萨拉赫·阿布德斯拉姆被警方击伤逮捕。

布鲁塞尔莫伦比克区:欧洲“圣战者的温床”-少年中国评论

莫伦比克一栋居民楼的门禁系统,穆斯林姓氏占据了多数

二战后西欧各国面临劳动力严重短缺。从1964年开始,比利时从摩洛哥大规模引进合同制劳工。这些劳工被集中安置在莫伦比克这样的工业区。随后更多的摩洛哥移民以家庭团聚的名义移民比利时。目前,莫伦比克10万居民中,穆斯林裔占据了30%-40%。

布鲁塞尔莫伦比克区:欧洲“圣战者的温床”-少年中国评论

莫伦比克街头的穆斯林家长和儿童

穆斯林移民的高出生率让莫伦比克的公立学校人满为患:1998年到2007年间,莫伦比克的人口出生率比布鲁塞尔平均高5%。当地多数校长表示“学校的师资和基础设施早已饱和”。 在对4所莫伦比克学校的调查中,47%的非本地男生跟不上学校的教学进度。这又直接导致高了辍学率:13到18岁年龄段的非本地男生的辍学率高达21%。

布鲁塞尔莫伦比克区:欧洲“圣战者的温床”-少年中国评论

一群男子围观比利时警方在莫伦比克的搜捕行动

比利时摩洛哥裔应就业人口中的失业率高达32%。一方面,第二代穆斯林无需工作也可以依靠失业救济勉强度日,导致少数第二代穆斯林缺乏找工作的意愿。另一方面,就业市场对第二代穆斯林也绝谈不上友好:据国际劳工组织(ILO)1998年对布鲁塞尔地区就业歧视的报告,34.1%的第二代摩洛哥裔移民都曾在求职中遭遇歧视,远高于12.2%的临界水平。

布鲁塞尔莫伦比克区:欧洲“圣战者的温床”-少年中国评论

莫伦比克的一处游乐园

既无法在学校接受教育,找一份工作又可能屡遭白眼,少数高危的穆斯林少年开始走向街头,靠毒品交易、盗窃和抢劫过活。

布鲁塞尔莫伦比克区:欧洲“圣战者的温床”-少年中国评论

莫伦比克街头无所事事的青少年

根据比利时国家犯罪统计中心(NICS)的数据,2012年,莫伦比克青少年犯罪率比布鲁塞尔其他地区高3-4倍。

布鲁塞尔莫伦比克区:欧洲“圣战者的温床”-少年中国评论

比利时警方在莫伦比克街头巡逻

2011年,美资的天联广告(BBDO)宣布放弃其位于莫伦比克的办公室,原因是其员工先后150次受到当地青年的袭击。当地媒体指出莫伦比克的一些青少年犯罪活跃的地区,警察之前都少有巡逻。巴黎恐袭后,当地警方加强了在莫伦比克街头巡逻的力度。

布鲁塞尔莫伦比克区:欧洲“圣战者的温床”-少年中国评论

经过商店橱窗的穆斯林裔居民

传统上摩洛哥穆斯林较为温和,莫伦比克的第一代摩洛哥移民,多属于伊斯兰教逊尼派中的马立克派,和新兴的原教旨萨拉菲派、瓦哈比派都相去甚远。摩洛哥拉巴特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比利时摩洛哥裔中,只有58%宣称自己有信仰,会前往清真寺做礼拜的只有12%。

布鲁塞尔莫伦比克区:欧洲“圣战者的温床”-少年中国评论

几名穆斯林男子在一处隐蔽的清真寺前交谈

从60年代末开始,受萨拉菲和瓦哈比派穆斯林深刻影响的沙特政府,和比利时政府达成协议,开始向比利时的清真寺和学校派出神职人员。部分神职人员向第二代穆斯林灌输原教旨的萨拉菲派教义,这完全改变了莫伦比克原本温和的宗教生态。

布鲁塞尔莫伦比克区:欧洲“圣战者的温床”-少年中国评论

一名身穿黑袍的女性穆斯林居民,旁边站着巡逻的比利时警察

越来越多的莫伦比克商店不再卖《古兰经》禁止出售的酒类饮料,越来越多的穆斯林女性被唆使穿上黑袍。2006年穆斯林裔调查记者海茵德·弗雷茜(Hind Fraihi)出版《卧底小摩洛哥》,书中她发现莫伦比克的一些年轻人 “真的相信殉道者会上天堂,有72个处女供其享用”。

布鲁塞尔莫伦比克区:欧洲“圣战者的温床”-少年中国评论

莫伦比克一处隐蔽的清真寺门前,两名穆斯林男子见面拥抱

莫伦比克目前有22所官方认可的清真寺,是当地教堂数量的3倍。尽管极端主义思想无法在这些官方承认的清真寺中传播,但副市长阿赫迈德·坎努斯(Ahmed El Khannous)承认,极端主义者设立了不少地下清真寺,宣扬极端意识形态,招募“圣战者”。

布鲁塞尔莫伦比克区:欧洲“圣战者的温床”-少年中国评论

穆斯林男子做完礼拜后走出莫伦比克一处清真寺。

在萨拉菲主义意识形态土壤之上,极端萨拉菲主义组织“伊斯兰法统治比利时”(Sharia4Belgium) 诞生了。该组织公然抨击民主,号召用伊斯兰法统治比利时。2012年,该组织以流落街头的莫伦比克青少年为目标,为ISIS招募“圣战者”。截至2015年法庭判处时,45名成员中只有7名成员出庭:其余成员早已前往叙利亚参与“圣战”了。

布鲁塞尔莫伦比克区:欧洲“圣战者的温床”-少年中国评论

巴黎恐袭后,警方在一次搜捕行动中对路人进行搜身,试图寻找武器

90年代开始,来自巴尔干半岛的自动武器被走私到比利时,申根区漏洞百出的边检政策和比利时破碎的行政结构无力阻止武器走私和黑市交易。伊地内拉中心的比拉尔·本雅琪表示在布鲁塞尔“只需要花500到100欧元,半小时内你就能拿到军用武器”。

布鲁塞尔莫伦比克区:欧洲“圣战者的温床”-少年中国评论

莫伦比克街头的居民,正警惕地盯着摄影师

极易获得的武器让莫伦比克成为“圣战者”的武器超市。2015年的袭击布鲁塞尔到巴黎高铁未遂的阿尤布·卡扎尼(Ayoub el-Khazaani)就在这里购得了AK-47自动步枪。

布鲁塞尔莫伦比克区:欧洲“圣战者的温床”-少年中国评论

莫伦比克的穆斯林居民在周日集市上购物

大部分穆斯林裔居民在接受采访时仍表示极端穆斯林只是极少数,认为居住在莫伦比克是安全的。然而,目前效力于英超埃弗顿的比利时球星卢卡库,在巴黎恐怖袭击后迅速出售了自己位于莫伦比克区的一处公寓。

布鲁塞尔莫伦比克区:欧洲“圣战者的温床”-少年中国评论

频频见诸报端的负面新闻让当地穆斯林裔居民对记者充满敌意

巴黎恐怖袭击发生后,各国媒体不断涌入莫伦比克,频频见诸报端的负面新闻让当地穆斯林裔居民对记者充满敌意。上图中的男子拉上夹克拉链试图遮挡住自己的脸躲避摄影师的镜头,随后该男子将摄影师推向路上行驶的大众车,摄影师被撞倒受伤。

(摄影记者:金峰 责任编辑:何苒苒)

 

来源: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