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德尔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543363/answer/12713932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其实这件事,你可以参考美苏航天竞赛之前的美国航天事业。
火箭之父是美国科学家戈达德,20年代他就已经制造了结构完整的液体燃料火箭。然而当时《纽约时报》的报道是这样的:
“戈达德教授显然不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原理。在真空中是没有受力物体的,他连这些高中生们该懂的知识都不知道。”
这就是当时美国最顶级的媒体的科学素养和对航天的看法,那么美国的航天事业会发展成什么样就不难想象了。(1969年美国阿波罗登月后报纸发了更正声明)
二战后美国从德国抢走了全套的科学家和设备,航天界的绝大部分“XX之父”其实都在美国。但是除了陆军空军给他们一点钱继续发展德国导弹外,就没人理这茬了。美国普通民众的无知自大和美国主流社会的草根程度,相信知乎在美国的人都有体会(当然您要是一直都在加州不出去当我没说),而且这还是民权运动之前的50年代,认为一切真理都来自圣经的白痴美国人比比皆是,指望他们支持航天事业那真是拜错了庙。冯布朗在绝望之中甚至跑去找迪斯尼赞助,帮迪斯尼做节目。可想而知,如果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美国的航天水平不要说超过中国,就算连现在的印度恐怕也赶不上。
事情的转机是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的居然在某些方面被其他国家超越”给美国红脖子们带来的震撼难以言喻,而赫鲁晓夫暗示“火箭可以将核弹运送到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更是让美国人难以接受。美国不缺科学家,不缺基础科学,不缺工业技术,不缺钱,缺的只有兴趣,整个国家的注意力集中到航天之后,碾压苏联这种基础不良的国家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美国人的热情也就仅仅到登月为止,大多数人从一开始就对航天没有兴趣,69年登月成功后基本就放弃了,看过《阿波罗13号》的人一定还记得,电视台揶揄NASA说“开车去超市买东西都比登月复杂”,和我国这种每次载人航天都举国狂欢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70年代的美苏缓和让航天竞赛失去了必要性,而80年代的挑战者事故更是在NASA的棺材上敲下最后一颗钉子。
其实就算是航天业的黄金时代,美国的资金分配偏向也是非常明显的,直接与国防有关的红外预警卫星7连炸,返回式间谍卫星11连炸,都没有影响到项目的继续,换成科研航天项目你试试看。
和很多人以为的不同,美国航天在90年代其实取得了了非常大的突破,SPACEX的返回式火箭是90年代三角快帆项目的缩水版,现在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气塞式发动机在90年代也已经开始全尺寸试车。只不过当时美国政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预算裁剪,整整一代美军装备全部下马(A12攻击机,科曼奇直升机,十字军自行火炮),NASA被迫砍掉了国际空间站之外的所有项目,然后就是失落的20年。
私人航天公司的崛起,一方面代表美国航天业的复苏,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美国政府撒手不管了,其他任何国家要达到美国90年代时的水平都还需要20年以上,你会感觉航天技术停滞是再正常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