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前卒
原标题:如何评价龙应台《大河就是大河》?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上学的时候,很不喜欢老师分析语文课本的微言大义。当时我以为,这么几百几千字,作者写稿也就几个小时,无非是想把事情说明白,把道理扯清楚,哪有那么复杂的想法?既然我看懂了逻辑,记住了内容,为什么还要逐字逐句地分析文字内涵?不是自寻烦恼吗?

中宣部败给了龙应台,龙应台败给了《我的祖国》-少年中国评论

几十年后,我自己也做了文字工作,每年自己要写上百篇评论,看几千篇文稿。做的久了,我意识到,一篇好文章是否精彩,内涵是否丰富,很多时候的确和作者写作时的直接思路关系不大。即作者也没有想到到自己笔下的文字显露了自己的潜意识,反映了自己无意中引入的时代色彩,而这些潜意识和时代风格往往决定了作品是否能流传。所以,对文章的分析比作品本身还长,读者的想法比作者还多,这反而是名作的常态。我前几天的一个回答就谈到了类似的案例:

如果《静夜思》是当代人写的,会得到什么评价?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句话有什么特殊的文字技巧?为什么一周传遍全国?
答案无非是“共鸣”二字。
《静夜思》有两个版本,都号称追溯到李白,为什么只有这个并不工整的版本广为人知?
很多唐诗名篇,作者只有一首诗被后世收录,即其他作品几乎无法为这一首提供助力,这些诗为何也能流传到今天?
伟大的作品都是千百万人在梦中写好的,借某个知名或不知名的作者之手确定细节而已。

中小学的语文教科书,除了少数经常更替的政治性作品外,大多数在登上教科书之前已经广泛流传,非常符合“读者想法比作者还多”的前提,精细解析并不为过,正好借分析文章背景的机会,普及全面的文史知识。大多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的厌烦感并非来自作品本身,而是因为低水平的教师往往把深度文史教学变成寻章摘句。

回到《一条大河》这首名作,50-70年代中国拍了几百部战争电影,与之相配的电影音乐怕是有上千首,其中能在21世纪广泛传唱的有多少?最多也就几十首吧。《我的祖国》连电影主题旋律都不算(应为《英雄颂》),几十年后反而成为国家形象的代表,甚至在重大场合成为“准国歌”,我猜20多岁的乔羽肯定没有想到这等“待遇”。这说明,“一条大河”真的不仅仅是田园风光,如同《二泉映月》不仅仅是阿炳的无锡见闻,值得好好解析一番。

中宣部败给了龙应台,龙应台败给了《我的祖国》-少年中国评论

从文字来看,《我的祖国》是层层递进的结构: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实写景,江山壮美,土地富饶,人民生活悠游自在。但【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因为在展示青春活力之外,还有战天斗地、燃烧自己的豪情——【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第二段和前一段歌词结合起来,潜台词就是“幸福不会从天降”,纵然土地肥沃矿产丰富,不付出艰苦的劳动,好生活依然是梦幻。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是对新社会的描述,几千年来被束缚的力量,在新时代必将创造人间奇迹。

中宣部败给了龙应台,龙应台败给了《我的祖国》-少年中国评论

第三段【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敞,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说的是对外关系,但核心内容还是在前面的逻辑上再进一层——美好生活的保障不仅仅是勤劳,还有勇气和牺牲。反过来说,只要我们勇于战斗,就算大路畅通,交游四海,也不怕敌人来侵犯。斯巴达将军说人墙胜于砖墙,这句话的意思可以概括在上面的歌词里。

中宣部败给了龙应台,龙应台败给了《我的祖国》-少年中国评论

三段放到一起,从山水乡情到艰苦劳动,再到战斗牺牲,气氛上越来越严肃,最后一句把两种气氛结合起来:【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关键词是“温暖”与“和平”——生活的温暖似乎很平常,但如果没有和平的阳光照射,温情暖心都无从谈起,这从侧面描写了现代国家的特征——国家的进步和平民生活之间有密切联系。旧时代的农民不需要考虑向哪一家的皇帝纳税,只需要考虑要不要跟随李自成洪秀全,所以皇帝只能用军饷和封侯的诱惑来募集勇士。到了新中国,到了社会主义时代,人民和国家之间休戚与共,愿意为保卫幸福的生活而战,这就是朝鲜战争的意义,更是朝鲜战争胜利的原因。

中宣部败给了龙应台,龙应台败给了《我的祖国》-少年中国评论

具体来说,龙应台只喜欢第一段的“小确幸”,对第二段的劳动奉献已经是避而不谈,至于第三段歌词号召人民勇敢地保卫自己的生活,战斗牺牲在所不惜,龙应台同学恐怕不止是回避,已经是恐惧乃至憎恨了,当然要竭力让整支歌曲的定位停在第一段:

大河就是大河,稻花就是稻花。

必须承认,我前面的解析恐怕超出了乔羽当年的直接思考,也未必等于每个听众对这首歌曲的理解。但这里想分析的也不是歌曲的创作过程,而是为什么这样一首歌能流传全国,为什么最终在香港的报告厅里给龙应台一个“惊喜”。我当然要去分析歌曲与数亿听众的生活契合之处,而不仅仅是乔羽本人的创作过程。

然后我发现,在这块一条条大河流淌的土地上,“我的祖国”不仅仅指土地本身,更是十几亿人梦想所系的地方,是他们梦想成真的时代,用一个词概括这个兼顾时间和空间的名词,就是“新中国”。在这个国家,在这个时代,每一代人都能看到自己的生活天翻地覆,每个人的子孙都能看到父辈的梦想成为身边的现实。他们能看到自己的勤劳、勇敢换来了生活的希望,所以在听到这首歌的时候,会对其中未明言的某处内涵有所触动,进而向更多的人推荐、传唱,这就是龙应台心知肚明,却不敢触碰的“高层次”情怀。

中宣部败给了龙应台,龙应台败给了《我的祖国》-少年中国评论

说到这里,我想引用一段老志愿军的回忆录。他的回忆清楚地告诉我们,“一条大河”当然是故乡的河,但更是新中国公民的家国梦:

志愿军老兵回忆录

影片《上甘岭》主题歌《我的祖国》特别激发我内心的情感。这次战斗后我立了'工作三等功',当时立功的评定手续是这样:由连、营向上报,团政治处派人来核实,做出材料后报到志愿军总部。团政治处一名首长助理叫赵照同志的来和我谈话,问我是那里人,何时参军,在家时做什么。我说是广西人,在家种田、酿酒,51年3月参军。他翻开地图本叫我指出我的家乡在何处。我说在永淳县。但51年底永淳已拼入横县,找不到永淳。我说在峦城有一条河叫'郁江',这条河从南宁流到六景向南一湾直到峦城,从湾渡村再一湾到高村。郁江离我家有六里路,在地图上也只有一线之宽。《上甘岭》主题歌《我的祖国》中女卫生员唱的"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向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哨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实际上就我的家乡的真实写照。我十多岁时确实常见船夫拉缆和船帆的情景。另一段"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通畅,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也是如此。49、50年我在家酿酒到各村去卖,有一次在大洞村见到凌才贵,我知道他是武工队领导,他却不知道我已参加武工队,还用他的警惕眼光看了我很久。这是地下工作人员的心态和目光。因我卖过酒、打过土匪,所以歌词中"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也反映了我此时的真实情况。聪明的电影文学作者便根据赵照助理员对我所了解的点滴材料,经过修饰编写出《我的祖国》这首既优美又动听又热爱祖国的歌。它不写激烈的战斗场面,而是写祖国的美好河山和出国作战的战士思念家乡的感情性格。
……在一线这样激烈战斗的情况下根本就没有女卫生员,连睡的地方都难解决的情况下,志愿军总部彭老总能允许男女战士混在一起生活吗?不是一两日的事,而是几个月的坑道生活。试想一个女同志在夜间能单独去抢救伤员吗。可能是作者为了唱这首歌把男的改成女的。当时我确实日日都听到同志们唱歌。
……镜头是:一个战士在山下挑水进洞时,水桶被打穿一个洞,水往外流,人却趴进洞口。这实际上就是说我。我记得天刚亮,想趁敌人高空侦察机还未来就下山打水,突然冒出一发烟幕弹,约两分钟后连续几十发炮弹就落在水井的周围。连长指导员都以为我已伤亡,但到敌人第三轮炮过后,我却突然跃起,跑回了坑道口内。他们喊呀叫呀,我什么也说不出来。有人帮我解开水桶带,不让水流掉。我拍打着身上的泥土,瞅瞅没有受伤,才有气无力地说出一句话"没事,没事"。现在回想起来,真是魂不付体。

中宣部败给了龙应台,龙应台败给了《我的祖国》-少年中国评论

这篇回忆录并不是一味渲染自己的英雄主义,也写了很多“私心”和个人生活安排,但这正好说明了回忆的真实性,说明志愿军战士也是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他们的家国情怀和歌曲的听众只有细节上的差异,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一条大河”能从数亿人的心中淌过,凝成国家的形象:

我是52年12月立功,53年12月入党,56年5月提干,并授予准尉军衔。54年时在辽宁壮河县治海建营房,55年修建永久性国防工事。从51年入朝开始学医务工作,先到连饭堂做卫生员,后到营卫生所做医士工作,55年到师卫生营集训。同时还做过一级文书,团司令部保密员,专管各军事机关发到团部的机密文件。
58年2月部队要动员一批属转业对象的军官去北大荒林场,我一营参谋长陈春方携爱人已先去了。一个月后,他回部队作情况介绍报告,全团尉级以上军官都参加,动员加主动报名。当时有很多人报名,如良圻乡良村大队玉间村韦树灵去了,现在还在北大荒林场。他是军事排级,怕不服从作复员处理,无法找到工作。而我们技术兵如汽车、卫生、通讯、文教等这些人大都是准尉,就是国家不安排自己也可以自谋生计。所以我和湖南的、四川的、广东的、柳州的、宾阳的共十多人向领导表示:去北大荒是不想了,回原籍能吃大米饭,不用长年穿棉裤。结果我就作复员处理,发给生产资助金422元8角5分。

写了这么多,其实我也不是想用志愿军战士的牌位去压倒龙应台,我承认,在大多数场合龙应台同学看问题的高度、深度都不算太差,比起大陆大多数文宣人员来说可以说是压倒性优势。前一阵子我就在微博上转过她对阶级矛盾的分析:

中宣部败给了龙应台,龙应台败给了《我的祖国》-少年中国评论

她对香港体制的抨击,烈度不次于左翼青年:

中宣部败给了龙应台,龙应台败给了《我的祖国》-少年中国评论

然而,知道阶级矛盾的尖锐,却反对革命,反对被压迫的人使用暴力夺取正义,开创新时代,甚至反对任何人号召同胞一起去斗争,这就是龙应台的短处,或者说她的落后性。我也承认一条大河的风光很美,“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气氛很甜蜜,但如果只宣传丰收和悠闲,不向人民宣传敢于流血保卫果实的必要性,甚至不宣传流汗是丰收的前提,丰收和悠闲又能享用几日?龙应台这种“看上去很美”的宣传方式,培养的只能是一代貌似有善恶观的“成年婴儿”。

中宣部败给了龙应台,龙应台败给了《我的祖国》-少年中国评论

在《我的祖国》只敢听第一段的情况下,龙应台和她代表的港台文化依然能对大陆的主流官方文宣保持优势,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在的官媒只唱第二段和第三段——说起现实就是号召大家发展实体经济,勤劳致富;说起革命史和对外关系就是说我们无畏敢死,兵精粮足,无惧任何挑战。唯独不谈共同的利益如何体现,如何让普通人觉得这个社会值得去流汗乃至流血。结果,宣传越高调,越显得头重脚轻,心虚气短。我前几天恰好写过一个回答:

如何评价现在大规模的纪念长征活动?

现在宣传的价值观出了问题。从央媒到地方,从军队到民间团体,对长征的纪念几乎可以总结为三个词:“比惨”、“斗狠”、“猎奇”
所谓“比惨”,就是说长征多么艰苦,沿途战斗多么惨烈,各地的红军陵园有多少尸骨云云。最近很火的那个做选择题的小游戏也属于这个范畴。
所谓“斗狠”,就是像题主说的那样,片面夸耀泸定桥、娄山关、金沙江上的战功,说红军战士有信念,有勇气,所以能以少胜多,打败那些废柴军阀。
所谓“猎奇”,就是一路上和牧民酋长搞外交,和活佛聊天,打土豪吃肉,用了什么奇谋诡计骗过敌人,又在何处缴获了至关重要的情报。以至于得出“天助我也”的潜在结论。
……所有对长征的纪念如果不从这一点出发,不谈红军带来的公平正义和发展机会,不谈阶级斗争激发出来的民众力量,最终都会沦落到封建王朝的颂歌水平,最多也就是陈胜吴广式的小资产阶级奋斗史,还不如《红与黑》有教育意义,不如方腊演讲的境界高。从这个角度说,拥有现代民权意识的读者厌恶当前纪念活动的主基调,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示理解。

官媒敢唱两段,龙应台只敢唱一段,为啥龙应台还能占上风?因为这第一段固然有“小确幸”的成分,但也是国家正义性的根源。革命也好,执政也罢,目标都是为了普通人生活好,有奔头,有享受。但在数亿人口中讲清楚个人利益和国家发展的关系,可不是唱一首歌那么简单,1956年的歌词如果没有土改当背景,“风吹稻花香两岸”恐怕也不会激起那么多共鸣。今天的社会比当年复杂百倍,协调普通人之间的政治利益需要民主制度,联合普通人之间的利益需要社会主义。而这两条都是不能细说的……所以,一旦离开舞台走进社区,官方宣传就把第一段歌词的内涵略过去了,后面的宣传自然会变成空中楼阁,当然会让幼稚的龙应台压着打。可见这责任也不能全怪宣传部门。

知乎莫多谈时事,时逢苏联解体25周年,转一首苏联老歌吧,和《我的祖国》异曲同工。
从哪里认识祖国 (马尔克·别尔涅斯演唱(中俄文字幕MV)—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U3MzUxNTI=.html

你从哪里认识祖国?
从教科书插图本上,
从忠诚的战友们身上,

他们生活在你身旁。

也许祖国从这里开始:

从母亲教我们歌唱,
从誓死捍卫的那一切,

谁都不能把它损伤。

你从哪里认识祖国?

从大门外长板凳上,
从田野里一棵棵白桦,

在风中摇摆,茁壮成长。
也许祖国从这里开始:
从春天的椋鸟飞翔,从这一条乡间的道路,它伸向那无尽远方。
你从哪里认识祖国?
从远处的窗户灯光,从父亲的褪色的军帽,它一直在柜中珍藏。
也许祖国从这里开始:
从列车的车轮轰响,从年轻时神圣的誓言,它永存在你的心房。

【中俄双语字幕版】从哪里认识祖国(2016年祖国保卫者日音乐会)—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wNjgyODU2NA==.html?spm=a2h0j.8191423.module_basic_relation.5~5!2~5~5!3~5!2~1~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