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引用本文献作者的结论:
本文的结论证明,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可以提高工资收入,但是工人技术水平并不是工业化跃进的充分条件。相反,高阶技术,尽管只被少部分精英所掌握,才是推动经济创新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经济学中有大量的文献指出人力资本对于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是预测经济发展及人均收入的重要指标。理论和证据都表明良好的教育可以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进而促进技术引进和创新。
但是现在却缺少证据表明人力资本在工业革命中发挥了相同的作用。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的教育水平并不高,而且似乎并不能解释其在工业革命中的跨越式发展(Mitch 1993),另一方面,拥有较高识字水平(人力资本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的斯堪的纳维亚却在这场革命中被欧洲远远的甩在了发展进程的后面。因此有学者认为在工业革命时期『识字率对经济增长并不重要』(Allen 2003) 。
那么,作为当代经济增长源动力之一的人力资本,是否在启蒙时代并没有扮演什么重要的角色呢?
实际上,使用识字水平仅仅可以用来估计『平均』工人的教育水平,但是却无法准确描述工程师、科研人员等处于教育水平顶端的人群。Mokyr(2005)认为,工业革命并非由普通工人,而是由ingenuity and technical的少数人推动的。我们可以使用识字率水平来代理某地的平均教育水平,但是对于处于教育水平『右尾』(Upper Tail)的知识精英,应该如何量化他们的数量呢?
十八世纪中叶发行于法国的《大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被誉为启蒙时代的基石,收录了当时最重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大百科全书经历了数次的重编和重印。最初政府并不允许官方售卖,直到1777年的Quarto版本。
Quarto Edition被设计来满足中产阶级的阅读需求,相比前两个版本的奢侈设计,Quarto Edition采用了更小的排版和质量稍差的纸张,因此售价更低。Quarto Edition在法国也是历次重编中销量最高的版本。
出版商Joseph Duplain私下保存了所有的订阅者信息,包括书商的名字、所在城市以及购买的数量。其中有7081本分别售卖给了法国的118个城市。那么更多的订阅大百科全书是否意味着当地的知识精英有着更广泛的兴趣呢?Darnton(1973)对其中的137个订阅者进行了调查,其中专家、工程师和建筑师占了其中的17%。作为经济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订阅比例提供了大百科全书在商人圈子中重要程度的下限(许多贵族同事也是活跃的商人)。大百科全书的读者覆盖了社会各个阶层的知识精英,他们直接或间接的参与了工业化的进程。因此我们可以将大百科全书的订阅密度作为知识精英的代理变量。
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发现百科全书的订阅比率分布和识字水平的分布有着巨大的空间差异。
其中是我们表示知识精英密度的代理变量;表示平均人力成本的代理变量;表示一系列控制变量组成的向量;在这里表示长期经济发展水平。
由于缺少欧洲早起的具体收入数据,因此,本文作者采用人口规模作为一个城市经济增长的代理变量(有大量研究证实两者是强相关关系,这也是经济学研究中的通常做法)。
由基准回归结果(第一列)可见,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法国(1750-1850),知识精英显著推动了所在地区的长期经济增长。更进一步的,我们将识字水平加入到回归中。
可见相比大百科全书的订阅密度(lnSubDens),1786年的识字比率(Literacy 1786)并不能够解释长期经济增长。
那么有读者可能会有疑问,订阅大百科全书和精英密度孰为因果呢?作者在这里给出了例证,指出各地的知识精英的密度在空间上具备相当的稳定性。在18世纪前后,拥有科学学会(前期密度)的地区相应的在百科全书出版后订阅了更多的大百科全书(后期密度)。
因此作者认为,虽然普通工人技术的提高可以在当前技术水平下提高生产率,但是高等教育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并推动企业主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当『有用的知识』、快速的技术扩张相结合时,知识精英作为另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形式将影响长期的经济增长。
Reference: Squicciarini, Mara P, and Nico Voigtländer. 2015. “Human Capital and Industrialization: Evidence From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完-
作者:杨阳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143055/answer/89786461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