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372986/answer/9646610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共青团组织因为级别高年龄小,在强调年轻化的政府组织当中,有着天然的升迁优势,一度成为干部的快车道,然而共青团自身目前只在政府机关与高校中存在,而又没有什么具体的重要工作可以做,高校尚且可以做一做孩子王,领导一下社团搞搞活动,政府机关的共青团,则彻底沦为了架子机构。习大大上台后,共青团的地位比较危险,在几次整风会议之后,颇为重视对外形象。因此在生存危机下,可以比较好的像我们展示,如果领导需要你接地气,政府机关可以做到什么样的程度。
共青团的微博自13年底成立,在之前作为一个比较正常的政府机关微博,转发一些不出格的摘录,各地共青团的作品等等,可以说相当中规中矩而无趣。
而自16年1月起,突然画风突然大变,在社交网络上的戏份大大的增加,变成了一个有人格的“团团”形象,连续若干次在互联网事件中处于参与者,甚至是事件发起者的角色。比较有名的是最近的远征非死不可事件。
从发布的客户端看,16年以前都是通过团系统内部定制的微博客户端“团聚力”发出(团聚力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其界面有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推测应该是用来给各级部门转发与汇聚信息用的),而16年以来,多了很多从同一型号手机客户端发出的微博,手机客户端显然是由某个人控制,因此我们可以说,团派近期微博的表现,可能是是经由集体讨论的结果,但实际操作上必然是由同一个人经手的,而因为微博的特殊性,我相信有很多微博实际上也是由一个人转发或者评论的(反正我是不能理解几个人同时用华为麦芒是啥心态)。
所以,我们所讨论的“共青团中央”微博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简化为共青团中间,某(几)个用麦芒手机的年轻人对互联网事件的态度。采取这种方式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以团中央为重点的事情至少在我的timeline上出现了至少三到四次,这个曝光频率是以往前所未有的。而根据某个知乎回答的说法,仅依靠出征非死不可这一事件,团中央就涨了十万粉丝。这相对以往使用团聚力这种依靠行政手段强制推广的微博和粉丝,不管是数量和质量都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那么,这个虚拟的(或是真实存在的)团中央,其人应当是怎样的呢?我粗略地翻了一下团中央的微博,这人对那年那兔那些事的相关语境较为熟悉,对互联网以及“自甘五”那一套话语体系使用的相当熟练,光看微博,感觉就像是进入了11年左右的从网。然而与11年的从网不同的是,缺少任何形式的长文章(长图倒是有不少),主要转发和评论加强爱国印象的段子、各类图片等等。我们不能因此得出团中央毫无理论水平的结论,正相反,团中央面对的主要受众应当是比较吃这一套的。
以这次的口号为例,“干了这杯老干妈”应该是团团原创,我未见其他地方使用过。原文应当是干了这杯热翔这样的粗鄙之语,被巧妙地替换成了有“民族良心”,“留学生利器”标签的一种食品老干妈,即净化了网络语言,又能够加强对爱国的印象,对于青少年来讲,这样的替换不可不谓是高招。而如果采用长篇文章的形式,一来很多事情根本不能细说(切开都是黑的),二来万一将来秋后算账很容易留下什么把柄,二来受众大部分是“太长不看”的青年人,真写了什么估计点击率也是惨淡。
总而言之,共青团中央在互联网上创造的形象类似于一个混迹于贴吧多年,文化水平不算非常高,但有一腔爱国心的少年,而这个心态,我认为也是符合团中央的受众的心态。作为tg官方营销,我认为可圈可点,在国内数一数二。粉丝数量和互动频率,我认为都相当过得去,比同时政府机关的其他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强多了。
但是,这样的营销也只能在校园当中起到有限的作用。而能被这一套所吸引的人,因为人本身的原因,在社会中发出的声音和做出的贡献都极为有限。作为kpi考核当然可以,但想为团派的存续续命,起到一些作用,我看还是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