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都一样露露
来源:知乎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763571/answer/108432770
反对 走向共和
我来唱个反调,走向共和是知乎政治正确的第一神剧。
最大的误导人的错误就是他是一部官方主旋律作品而非“叛逆”作品,只不过是“新时期强行”消解“旧叙事”的新主旋律罢了。同理还有知乎第二神剧亮剑。
有言在先。个人来讲从根本上不太喜欢这部剧。当然这不代表我排斥它。
趴在桌子上睡了一觉醒来第一次收到这么多赞,
有的朋友关心所谓“不细说”的意识形态的变化,应邀在最后做了一点微笑的补充,很惭愧 谢谢大家。
我们不讲立场站队和历史论争,作为一部作品从艺术角度有两个很大的硬伤。
一是用“夹带私货”(这里是个中性词)来表达态度的方式不够大气,或者说作者缺乏诚意。
我记得这部剧之所以能产生话题性的最初原因就是对历史(人物)的轰动性再评价,当初说的是“还原了真实的(李鸿章/慈禧/袁世凯)”而且一度引发报纸上争论(特别是李鸿章)。这本身无可厚非,即使说“美化”了李鸿章,慈禧,袁世凯,“丑化”了孙中山,喜欢or不习惯 也属于正常的一种创作。但问题是剧中基本采取了“创作虚构的小人物,通过他们与作者想褒贬的那个大人物的互动,来进一步《创作》剧中大人物”的做法。说白了,虚构出来的小人物就是作者本人在剧中发帖穿的马甲。比如烘托李鸿章的这类戏最多(还有袁世凯)。
这种创作如果说出现在戏说剧(雍正王朝为代表,海量虚构人物和虚构关系,包括三国演义)或者各种原因不便交待真人(“伟人戏”中随便安的警卫小李小张刘部长,因为不便也没必要逐一落实到人)或捏和剧(造原子弹的横空出世一个虚构角色捏和了大量真实人事)是合理和有趣味的。
但是在一部打着“平反人物”,“还原历史”的标签的剧中,我们可以这样讲:
故意放大想歌颂的人物的做的好事是合理的(可以接受、理解);
故意抹杀想贬损的人做的曾真实发生的好人好事也是合理的;
作者直接穿马甲上阵几乎完全用小人物“加戏”来虚为拔高/踩踏 强行引导诱导观众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评判感情则是不合理的。
比如虚构的李鸿章身边丫头、被袁世凯搞掉的马仔,褒贬翁同龢的“建材事件”,民国初年的一对鸳鸯(国会议员个女记者),大量编剧登录李鸿章与盛宣怀的帐号私密双簧发的对话。。。
大部分用来影响观众对剧中人物自我奋斗、历史的进程评价态度走向的,并不是用以前尚未公布未发表(或所谓“曾被掩盖篡改”)真实发生的史实说话,
甚至不是用流传并有民意基础的“野史”说话——显然历史上曾经流传的一些有当时民心基础的野史野话对李鸿章不利(比如李二先生是汉奸(此处经提醒剧中出现了,因此或可删去)…宰相合肥天下瘦…)而不合创作者口味未被作者采用——而是用野史都算不上的现编的临时群演加戏。这是偷懒和没诚意的表现。
举个例子,刚刚热议的某事件,比如说一个创作者想表达对某一方,比如说林森浩,的态度:不平。而要创作电视剧来“让你看到一个真实的林森浩”
——那么,大篇幅甚至略略夸张林森浩从小到大的做过的“好人好事” ,让观众产生“可惜,冤枉”的感受是可以被期待的;
专挑受害者做过的坏事叙述让观众产生“活该”的想法甚至也是可以被期待的;
但是,创作本不存在的“小人物——小姑娘”被林救下并爱上了他,并且这一过程某某本身就亦欲图谋不轨,而林和“小姑娘”的私密对话中表达自己因此为爱必须出手,膺惩某某,通过这种加戏强行诱导观众是过于初阶和无诚意的表达。
很可惜,走向共和里用以“颠覆和还原”没有出现新史料或纠正任何的史实(同时很遗憾强行硬伤了部分史实比如甲午赔款全部办教育),诱导观众改变对人物态度,对历史事件认识的情节全部是加戏。
因此这种初阶的表达,如果说是一个完成时的站队者“求过瘾”,我觉得是非常OK的,作者的创作态度类似于我看《列宁在1918》(布哈林托洛茨基这些人个个像小丑,斯大林则是英明神武)。
今天看《列宁在1918》像是骗小孩的儿戏,用几个虚构人物和对话就把布哈林托洛茨基打成内奸叛徒。编导太没诚意了。走向共和何尝不是,只不过这个官方性质的编导还高明些,或者知乎上的朋友还更自以为自己“聪明些”,让你收了引导还觉得自己挺叛逆挺独立的→_→
如果是想搞清问题,用以思考,是不适合的。
在此增补一段:
有些评论中善意指出了:历史剧历史就是个壳子,内容好看不也挺好,反正我看了很受用、有启示。
即使是从文学艺术创作角度这种为人物过多的开外挂增加修改器的创作手法,与其说一方面妨碍甚至诱导了对历史进程的评价,其实另一方面也在误导观众去观察社会(“官场”)、获取个人的奋斗的人生经验。
当袁世凯被编导增加的各种小人物、小情节加了外挂;
期初,我说要有垫脚石,就编出了李鸿章那个倒霉的马仔;
我说我要大牌的推荐信,李中堂临走推荐的人就变成了我;
我想我不是一个没有种的男孩,我的敌人孙文、虚构的“罗文”就唰唰变成了跳梁小丑…
更不要说编导花最大力刻画的李鸿章了,除了对本人的全方位“修图”,对敌人的小丑暴徒化“修正”,再配上盛宣怀这个捧哏的,心意不顺遂的时候还有个什么小妹儿“霸道丞相爷爷爱上我”……
我问我自己,这样的作品真的能让我学到所谓“真正的社会/官场规则”、“个人奋斗的不易”,有助于个人提升姿势水平么?
说白了,与”爽文“相对应,抛开对历史和意识形态的争议,编导的用力过猛造成这是一部纯粹的《爽剧》。这也是切题“会误导人的错误”
(大后期长篇幅的田沫小姐罗文议员才子佳人戏始终很多人看得莫名其妙就更不用说了,但是结合上述立意,忽然又显得不足为奇了)
假使不以意识形态、历史考据所谓“上纲上线”,知乎上搜索各种吹《走向》的一个原因也就是:
黑子别喷了,我们霸道中堂有多努力你造吗?
世风浮躁《走向共和》不火简直没天理。
(爽剧《亮剑》表示不服屈居第二,信不信拍出小说后半部 爽烈度分分钟完爆你,口享!)
补充部分完
如果搜索《走向共和》作为关键词的问题和回答,这部作品之所以在知乎这里完全一边倒,甚至代表了一种“政治正确”不是偶然的,因为从这部作品诞生的时代(2003年)与“发明历史”的诞生是同步的出现,并影响了当时长大的一代人,也就是今天在这类作品的“帮助”下获得了“独立”思考能力的知乎不少用户。
这部剧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原来正史是正史,野史是野史,就算火力最大的揭批四人帮也是出野史来搞。现在好了,不需要野史了,直接“发明历史”,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那种乱象,果然没两年就出现了“六十年过去了,有多少人还记得”这一类作品,各种国粉呼之欲出了,和古代编排“天兵天将”不同的是,直接把蒋公卫队一本正经的当历史说
他们对这部剧不吝惜赞扬:
还原了人物——潜台词:让我看到了我 想 看到的那样一个人物;
没有死板的说教——潜台词:没有我所反对的那种“说教”,而中堂大人/老弗爷的独白充满了我所“喜欢的”那种说教;
没有出现国内常见的丑化/脸谱化——潜台词:没有对我心爱的角色丑化,“非常恰当客观的丑化了”我不喜欢的孙中山 ,翁同龢~
总之就是一个字:过瘾!
这是一部过瘾的剧,就像1939年斯大林同志看《列宁在1918》里小丑一样计划“暗杀列宁”的布哈林的丑态过瘾,看到列宁到哪里都说“最重要的是见到斯大林”过瘾,看到虚构的小人物瓦西里在列宁身边创造历史过瘾,……同样的,和官方背景的《列宁在1918》一样,这部“被封杀”剧恰恰也是最有官方背景的,代表了意识形态政策的一次巨变 我就不细说。
过瘾归过瘾,但是很可惜,知乎不少“独立”思考的“走向共和一代”人,是不是真的学会了独立思考我不好说,但是恐怕还没有分清“过瘾”,“客观”,“有意义”的区别。
而且实际上走向共和甚至对人物的刻画“客观性”还远不如戏说剧《雍正王朝》:
《雍正王朝》非常明确的交待出正面人物“劳模”“好皇帝”雍正好大喜功(诺敏案等等),下手狠毒(当皇帝当晚弄死手下秘密工作者,监视邬先生一辈子)处事操切的性格弱点甚至阴暗面,那么“客观剧,非脸谱剧”《走向共和》除了一味吹捧慈禧(慈禧的部分有评论指出剧中已经有所表达对慈禧的批评,但结合剧中反复出现的正反两方面洗白式“解读”我有一定保留意见,比如雍正王朝对于雍正上述狭隘性没有做洗白处理交给观众自己判断。但是在此指出,等于是说存在争议)光绪等他们的局限性狭隘性阴暗面在哪儿呢?
《雍正王朝》中许多其他“正面人物”同样作者明确有保留的把弱点缺点局限性写明,第一劳模田文镜整个人处事操切,为人过于激进偏激,新生力量李卫当了官儿“腐化变质玩儿女人养歌姬事实上背叛自己结发夫妻翠儿,”张廷玉在雍正朝早期长期当老狐狸置国家利益不顾……其他“中间人物”比如年羹尧更是全面刻画,那么请问“客观剧”《走向共和》除了一味地肉麻吹李鸿章一干人,李鸿章有缺点麽?
第二,我不否认当时追的也很开心(非典放假)但这部剧有一个问题是烂尾,当作者完成了平反李鸿章,平反老佛爷,平反袁大总统的心愿以后就不在乎后面了,所以辛亥以后,无论是演员阵容,情节,故事都基本让人觉得放弃治疗了,最后我当时感觉央视也因此来了个草草加速播完拉倒(由一天两集变成三四集到十一点多我印象很深刻)后期大腕儿演员的角色都死了没新“角儿”跟进(慈禧李鸿章袁世凯)和汉武大帝一样←_←
补充部分:
写到这里有时候我就在想,自我反思,这么多人在知乎在网络中,现实中,为了李鸿章这一个人撕逼争论,我们看看知乎上、其他论坛上关于这些的话题之多之烈。那么,李鸿章/慈禧是不是卖国贼 到底有多重要?为什么我们非要揪住李鸿章不放,难道不能对“古人”宽容些?更还有打架拉偏手的说何必上纲上线呵
甚至我们说一句极端的话如果李鸿章不是近代的历史人物,该剧对他的刻画戏说会受到这么大争议吗?如果以对李鸿章的标准去要求更早朝代的历史人物、历史剧,那么会是什么样,会不会出现双重标准或者失之苛求?
同样,赞美《走向共和》的人中很大部分同时提到的“过去刻板的说教和结论”到底又是什么?
我所说的《走向共和》代表的“意识形态巨变”又是什么?
先贴两个最正统“刻板说教”时代的样板电影1959年的《林则徐》、1962年的《甲午风云》,看看到底刻板说教是如何“丑化、歪曲”李鸿章、表现清朝皇帝们的:
《林则徐》第一幕在紫禁城,旁白“…...清朝的道光皇帝是倾向抵抗派的”接着就是道光皇帝对大臣的一派怒斥!痛斥洋人的鸦片给朝廷的危害。难道道光皇帝是卖国贼?并没有。
李大人在《甲午风云》第一次登场就是和西方使节谈笑风生,合纵连横——“总而言之,(各列强对日本坐视不管)各列强在华利益实难确保”。难道不是“为了国家”忍辱负重?算卖国吗?并不算,
得知外国卖给的炮弹都是沙子,中堂一派震惊
拿到邓世昌捕获的日本间谍,一派怒斥。难道李中堂被“丑化”这时候是卖国贼?并不是。
但~是!
卖国不是一种思想犯,没有任何时候任何人说过这些人脑子里“卖国”,他们也许都做过对国家民族有益的事,有过兴国建功立业的志愿,但是“卖国”是一种行为犯,当他们一旦“天朝上国祛除洋夷的大梦”做不下去,
我懒得截图了。道光皇帝也好,李鸿章也好,甚至陆港7、80年代之交合拍的《火烧》《垂帘》里皇帝也好,一旦洋人打到或威胁打到家门口,或者说威胁到自己的位子了,立马腹黑下大棋脚底抹油,跑的比香港记者都快!妥协退让牺牲的却都是老百姓,出卖的都是人民
不要怂就是干!
时运不济、转进如风,但是我可不是没努力过噢!
套用法西斯集中营里那句话:
如果真的曾有英明神武的中堂/老佛爷/委员长,
应该是他跪在我们先人面前 祈求原谅,而不是我们歌颂他的春秋大梦
——祖上是站在上图皇上身边那一小圈另说
好!妙!“手柔,腿软,身段美!”——转进到了避暑山庄日子还不是照样美滋滋O(∩_∩)O~~
“刻板叙事、说教”说白了和新时期的区别在于一种视角。前者是亲历过清末民国战乱、国破家亡的鲁迅、老舍及其他创作者们站在老百姓甚至有时更具体为“劳动人民”的视角。他们亲身体会眼里中堂也好,太后也好,甚至走马灯似的大总统、大帅、委员长们。。。当官的统治阶级都是不可靠的,一会儿为了保大清、保国民革命怂恿对外打仗、一会儿又和洋大人们谈笑风生,每谈笑一次(签一次条约)受苦受罪的都是我们这些小小老百姓。这种叙事其实不是从tg开始,最迟你看20、30年代就开始出现。你读鲁迅,读老舍(老舍北京八旗,父亲在八国联军侵略时被征召,中了日本兵的燃烧弹在家门口阵亡,本来就穷困的底层旗人家庭从此更加窘困,火烧圆明园导演香港的李翰祥也是北京过去的八旗老百姓出身)
一言以蔽之,这种旧叙事是站在百姓群众视角观察历史和社会,基本的结论“当官(统治阶级)的基本都不可靠,和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
我不以最大的恶意和阴谋去揣度走向共和比如收了李鸿章家里人钱之类的,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走向共和和旧时代的另一类作品比如三国演义有个类似,作者自己的情绪和立场完全倾斜到了他的人物当中去,不管作者是真的统治阶级还是落魄书生,罗贯中一定找到了诸葛亮的感觉,走向共和的主创一定把自己当李鸿章了,李大人纵横捭阖,西方的哪个国家我没去过?普鲁士的那个俾斯麦克,比你们不知高到哪里去了!我和他谈笑风生。。。
我们看到,走向共和之前,即使是比如《宰相刘罗锅》、后面衍生的《康熙微服私访记》这一类电视剧作品,壳子是上层宫廷,视角依然是老百姓的,是老百姓眼里拿金锄头种地的皇上,戏说剧看个乐呵,说白了还是老百姓。
而在那之前,除了比如说拍摄经典《三国演义》,因为原著就是如上所说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你很难不这么拍。其他大部分古装剧都是这样的平民视角。
雍正王朝你明显能看到一种过渡,一种交织的若即若离的立场,与题无关不细说。
而走向共和那个时代开始,主创的屁股完全坐在赵家“英雄”一边,把观众的视角也放在姓赵的人那里,好像劝谕我们每个人都要“理解”李鸿章,尊重太后的改革。明白委员长腹黑下大棋的苦心。
基本的立场:我是时代英雄 我就是姓赵,我为我自己代言,请你相信我,屁股坐在我一边,看了我的书我的剧,你也是统治阶级一分子
谁对谁错?
历史有真相吗?或者说每个群体、阶级眼里时代大潮的真相、历史,进而即使是同样亲身经历,对具体社会集团、历史人物的评价会一样吗?
这是一个太大的话题,争论了不知多少年。
既然是写在补充部分,我说句离题较远的话,我并非针对走向共和,也不是针对李鸿章袁世凯,个人而言从三观来讲我不认同对任何朝代任何人物的,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叙事和戏说,也就是两位众所周知的人先后讲出的“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外国死人们统治舞台”的“私人家史”。
当然不认同也不代表一概否定这些作品或者斥之完全没艺术价值。雍正王朝也好,走向共和也好我都说了我也看得津津有味(重申走向共和后期袁世凯以后确实从艺术创作上也是有点烂尾,失之乏味)
但是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凭君莫话姓赵事,清末民国万古枯
说白了,前几十年被教科书树立的不止是共党一家内部的集体记忆,这十几年被消解的是一种群众视角的历史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