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前卒

两个原因,首先是为了逻辑自洽。

按照现在的官方主流史观,“国家(民族)利益”是超越一切内部阶级矛盾的存在,战争就是单纯的国家利益争斗,抗战史则是中日两国“抢钱、抢粮食、抢女人”的高级体现。编剧导演无论水平高低,只能在这个框框里打转,生怕涉嫌影射当下,甚至不可以说共产党代表的抗日力量在抗日期间主动发起阶级斗争,“破坏统一战线”。在这个限制下,编剧自然要把多数抗日骨干都安排成民国上层人士,把家仇国恨的结合点设定为既得利益的争夺(土匪的抢劫权也是一种既得利益),从而合乎逻辑地解释他们和日本人的矛盾。

贵族从军保卫自己的领地,这合情合理,但对于30-40年代的中国人民来说,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封建军阀、地主、买办资本家……这些内外强权是一回事,都是同时具备反动性(不给大多数人带来希望)和落后性(通过残暴手段聚敛财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效率比较高,打上门来要通吃,所以我们要先抗日,但这绝不意味着其他既得利益集团比日本帝国主义更好,只说明他们相对无能,害处较小。民国的统治集团,无论是白道的将军省长,还是黑道的土匪盗贼,在占有大多数财富的同时并没有做出有效投资,不能提供就业和发展,所以统统是寄生于中国人民的蛀虫。有思想的人民武装力量可以暂时容忍他们,但绝对不会因此放弃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和剿匪的既定政策,只有搞实业的民族资本家可以多合作几年。

为什么近十年来抗战电视剧偏爱描写「纨绔少爷」「江湖大佬」?-少年中国评论
为什么近十年来抗战电视剧偏爱描写「纨绔少爷」「江湖大佬」?-少年中国评论

抗日剧的主角曾经都是普通工农

实际上,正是因为共产党暴力改造了中国社会,破坏了原有的反动基层秩序,抗日游击队才能在敌后站住脚,解放军大军才能在根据地支持下打歼灭战,未来的中国才有能力自力更生搞工业建设,最终为世界第一工业国奠定基础。北伐战争、苏维埃共和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改革,五年计划……这是一脉相承的革命改造,都中国人民的自我解放。作为其中一个环节,抗日战争绝不是一场单纯的国家战争行动,而是底层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夺回发展希望的重要步骤——这也正是当年的人民抗日武装竭力宣扬的观点。

论中国的法西斯主义――新专制主义--周恩来1943年——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蒋介石国民党既是法西斯主义,为什么又能抗战呢?

我们回答:毛泽东同志告诉了我们,他是买办的封建的法西斯主义。因为他带买办性,所以当日本帝国主义打进来的时候,他能依靠别的帝国主义去抵抗,并利用民族救亡高潮,起着抗战的革命作用。同时,他又带封建性,所以当同盟国家渐渐重视中国民族抗战的时候,他又回到复古的排外的思想上去,起着反动的作用。并且正因为他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所以对内总是反对人民,惧怕人民,压迫人民的。他的抗战是决不会彻底的。

……于是又有人问:法西斯主义是民族侵略主义,蒋介石国民党既还抗战以抵抗日本侵略者,为什么叫他做法西斯主义呢?我们回答:正因为这样,所以毛泽东同志叫他做中国的法西斯主义了。民族侵略主义是法西斯主义的一种特征,不是唯一的特征……蒋介石国民党在历史上在现在,都是向人民向劳动群众施行最残酷的进攻,以至于进行镇压革命的内战,实行疯狂猖獗的反动和反革命,成为全中国人民的死敌。只是因为中国已处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环境中,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无力对外侵略。

周恩来1945年4月论统一战线--人民网

有些敌人在一定条件下是有两面性的。在同他们结成统一战线的时候,有右倾观点的同志,只注意他们可以联合的一面,忘记了他们的反动性。比如抗战初期,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蒋介石集团参加了抗战,但还保有他的反动性。右倾的错误是替他擦粉,把他的反动性抹杀了。在一九三八年第二个武汉时期,说蒋介石集团不是法西斯,不是军阀,这就错了。蒋介石确有反动性,他是军阀,是法西斯,一定时候我们不去强调这方面是可以的,但是替他擦胭脂抹粉就错了。

现在的文化部门不许谈这套逻辑了,就连别人指责共产党“不专心抗日”的时候,都不敢理直气壮地反驳“我们本来就不是只打日本”,而是羞答答的解释:“我们也是一心抗日的主力军”,和当年改造中国社会的斗争精神做全面切割。那么就得有一套替代的说辞,这套说辞是什么呢?

目前来看,他们毫无创意,直接捡起了当年蒋介石的解释,假装抗战前我们已经有一个内部矛盾相对可以忽略的国家,大家抗日就是保卫这个美好的社会。但国家毕竟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图腾,在电视情节中必须体现为具体的矛盾冲突。编剧也知道用爱情和面子解释中日矛盾太傻了,必须谈利益,那么谁会最积极地保卫自己的利益呢?谁的家族利益会和中日战争紧密绑定呢?显然是在民国已经能吃肉住大宅坐汽车的阶层。抗日剧主角的社会阶层因此越升越高,从底层工农逐渐变成了官宦富商的子弟。底层军民就算上场,也只能当无脑热血的龙套或是插科打诨的配角,绝对不会主导剧情的发展。这个转变,在台剧港片中已经出现了五六十年,在大陆影视圈现在也逐渐变成主流,可见经济基础决定文化风格。

台湾70年代抗日片 感觉很不一样

《梅花》讲述的是地主或乡绅的抗战,毕竟两岸的阶级立场不同,台湾要讲述的地主可是很慈善优秀的那种,这一点很总要,没有这样的假设,该片就没有了理论支持了。所以开篇就是林家生了孩子大摆筵席,屠夫“张一刀”上前就夸耀:“没有林老爷给我们房子,我们哪有生意做”,所以林老爷的事就是我们下人的事。林家少爷也是平易近人(不是富二代的样子),留过洋,还与日本人池田队长做过4年同窗,所以河池也登门道喜。老爷子不喜欢日本人,但也说不上反抗。你看这关系,哪有抗日的由头?既然是抗日剧,必须要找个能让富人抗日的事由,于是编剧就设计了反对“拆迁”的情节,拆的是林家的祖坟,因为挡着日本人修电缆线的道路了。看来反抗“拆迁”早就有了,还能引发抗日的激情?老爷子阻挠拆迁被杀,这不就有了抗日的借口了吗,下面就可以“报家仇”,当然顺便也报国恨。

擦擦眼泪,故事很感人,可是仔细琢磨,这个影片的硬伤真的不少。真正抗日的却是民众“张一刀”,林家上下都是在“报家仇”,没有老爷子的死,哪轮到抗日一说。如果摊上一个恶霸地主,老百姓还不拍巴掌呀。影片把剧情设计到台湾,就是避免矛盾升级,应为台湾已经被日本统治50多年了,已经被日本同化了,影片中看不到激烈的民族矛盾对立(比如日本在大陆的烧,杀,强奸等恶习),遵循“你不惹日本人,日本人也不惹你”的原则,除了老爷子是主动挡道被杀,大嫂实际是被民众的误解“逼死”的。片中的国军更是看不出抗日有多积极,跟跑龙套的差不多,老大更像是穿着制服来泡妞的……该片真的很难说上是经典“抗日剧”,顶多“一个由拆迁引发的血案”。

抗日电影内陆、台湾版本之异同

以前我们熟悉的是大陆版本的抗日电影,最近在出国的飞机上我看了8部台湾拍摄的抗日电影,看完之后作了一个对照,发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差异。

第一,题材上明显不同。大陆版本的抗日电影名字很边缘,比如《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李向阳》。而且反映的抗战多半是乡村的抗战,非城市正面抗战,比如《敌后武工队》。而台湾版本的抗日电影起名较宏观,比如《笕桥英烈传》(空军跟日本人激战)、《八百壮士》(四行仓库保卫战),还有《英烈千秋》(讲张自忠)、《梅花》、《香火》等,多半选取城市正面抗战题材。

第二,人物身份选取不同。大陆拍的全是穷人的抗战,比如乡下老百姓、穷人参加革命抗战,地主老财是汉奸。而台湾拍的全是富人的抗战,比如《梅花》,讲的是绅士、大乡绅的抗战,家里几代同堂,生活很好,很体面,小孩都在国外留学等等。而《笕桥英烈传》里的人物角色也全出生于有钱人家。国民党在大陆代表有产阶级的政权,价痔徨系对富人是正面的,对富人是负面的。

第二个原因是影视界自身的水平不足。

“自然状态”的人类生活于一个几十人的小部落,个人和小团体的勇气和创造力是大多数成就的来源。人类在这个阶段生活了几百万年,塑造了我们的“本性”,从直觉来说,我们人类容易欣赏少数几个人的英雄主义,把自己代入侠客的传奇故事,而很难理解成千上万人动员起来的力量。

所以,无论是什么文艺作品,都是展现孤胆英雄容易,塑造群像麻烦。水浒传108将,人物形象丰满的不过是十几个人,就已经被称为经典,现在抗日战争动员了上亿民众,百万军队,要基于现实反映群体的伟大力量,还想感动观众,的确比拍一部抗战背景的武侠片要困难。中国艺术圈既没有能力克服这个客观障碍,也没有聪明到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还不肯放过抗战这个热门题材,结果就是频频编造高富帅的浪漫游戏,假装这就是抗战的真实历史。就算是拍摄监管最少的广告片,也要遵循“衙内抗日、公子救国”的逻辑。
总而言之,问题出在今天的上层建筑。无论是文化官员还是影视作者,都不愿意面对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拒绝相信穷人的反抗可以带来文明的进步,潜意识中都相信道德和正义是财富的依附品。所以抗日剧宁可歪曲历史,也绝不会真实描述旧中国上层社会的腐朽堕落。
来源: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5225468/answer/73880244>